确定走刀路线和安排加工顺序
发布时间:2007-12-16 11:18:18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数控工序设计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把本工序的加工内容、切削用量、工艺装备、定位夹紧方式及刀具运动轨迹确定下来,为编制加工程序作好准备。
走刀路线就是刀具在整个加工工序中的运动轨迹,它不但包括了工步的内容,也反映出工步顺序。走刀路线是编写程序的依据之一。确定走刀路线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寻求 短加工路线,减少空刀时间以提高加工效率
如加工图1a所示零件上的孔系。b图的走刀路线为先加工完外圈孔后,再加工内圈孔。若改用c图的走刀路线,则可节省定位时间近一倍。
a
b
c
图1 短走刀路线的设计
2.为保证工件轮廓表面加工后的粗糙度要求, 终轮廓应安排在 一次走刀中连续加工出来
如图2a为用行切方式加工内腔的走刀路线,这种走刀能切除内腔中的全部余量,不留死角,不伤轮廓。但行切法将在两次走刀的起点和终点间留下残留高度,而达不到要求的表面粗糙度。所以如采用b图的走刀路线,先用行切法, 沿周向环切一刀,光整轮廓表面,能获得较好的效果。图2c也是一种较好的走刀路线方式。
a
b
c
图2 铣切内腔的三种走刀路线
3.考虑刀具的进、退刀(切入、切出)路线
刀具的切出或切入点应在沿零件轮廓的切线上,以保证工件轮廓光滑;应避免在工件轮廓面上垂直上、下刀而划伤工件表面;尽量减少在轮廓加工切削过程中的暂停(切削力突然变化造成弹性变形),以免留下刀痕,如图3所示。
图3 刀具切入和切出时的外延
4.选择使工件在加工后变形小的路线
对横截面积小的细长零件或薄板零件应采用分几次走刀加工到 尺寸或对称去除余量法安排走刀路线。
5.先安排对工件刚性破坏较小的工步
上一个:正弦变频器在数控机床主轴上的应用
下一个:数控系统干扰及其预防
返 回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