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ABS/PVC共混改性

ABS/PVC共混改性

发布时间:2013-08-21 09:44:04点击率:

技术类别:塑料行业知识

 

  【塑胶五金网】ABS/PVC合金是1954年由美国Marbon公司首先工业化生产的。二十世纪六十年 代,美国、日本、西欧等有关公司先后推出了各种ABS/PVC合金。其中主要有硬质、 半硬质、挤出、注射、阻燃等不同的品级。

  ABS/PVC共混合金的性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两种树脂的相容性及组成是关键因素。

  从ABS与聚氯乙烯各自组成情况来看,由于ABS生产中使用的原料种类、工艺条 件、生产方法的多样化,使ABS树脂的实际组成千差万别,变动极大。对ABS/PVC共 混体系而言,在ABS三组分中,丙烯腈含量降低能提高流动性和强度,降低热变形温 度和断裂伸长率; 丁二烯含量的降低则能提高硬度和强度,但冲击韧性和耐低温性能也 减弱; 苯乙烯含量降低则有利于提高热变形温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韧性,但同时也降 低其加工性能。聚氯乙烯树脂的用量增加可使共混体系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伸长率 增加,但体系的热稳定性下降。同时聚氯乙烯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有利于提高 熔体的剪切敏感性,改善加工性能,但又使冲击性能下降。选用不同牌号的ABS与聚 氯乙烯共混可能得出不同的结果。以冲击强度为例,共混物出现极大值可能在聚氯乙烯 含量为15%~30%的范围内或在聚氯乙烯含量40%~50%的范围内,或在聚氯乙烯含 量为70%左右时。因此,共混体系与组分的关系有两个特点: 其一,在一定区域内共 混体系性能会出现极大值; 其二,极值随ABS、聚氯乙烯类型不同,出现位置亦不同。

  聚氯乙烯可将ABS的氧指数提高到28.5,但若对阻燃性能要求较高时,还需添加 阻燃剂。普遍采用的是Sb2O3和卤素阻燃剂。阻燃剂对ABS/PVC体系的冲击强度不利。 单独使用Sb2O3可以起到 大阻燃效果,但体系冲击强度下降太大,应少加为宜,而卤 素阻燃剂与锑类阻燃剂存在协同效应,可大大降低树脂热分解反应速率,达到阻燃效 果,且对体系加工性能影响不大。因此,ABS/PVC体系中应用复合阻燃剂是较好的选 择。此外,氢化丁腈橡胶、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亦可作为第三组分,提高共混体系 的耐热性,改善其加工成型性,有效防止聚氯乙烯老化分解。若加入聚四氟乙烯和 SAN则可改进材料的加工性能和阻燃剂的分散性能。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 (EVA)、 醋酸乙烯与ABS的接枝共聚物作为相容剂也可提高共混体系的冲击性能。添加聚氨酯 弹性体的ABS/PVC合金则具有良好的成型性并且可在低温下加工。表6-14列出部分 典型ABS/PVC共混物牌号及性能。

  表6-14 典型ABS/PVC共混物性能

物理性能

高冲击型

中冲击型

高流动型

高耐热型

高耐热型

拉伸强度/MPa

弯曲模量/MPa

悬臂梁冲击强度/(kJ/m2)

维卡软化点/℃

洛氏硬度

密度/(g/cm3)

阻燃性UL-94

0.25mm

0.46mm

45

2.4

0.25

78

110

1.19

V-0

V-0

46

2.4

0.15

80

110

1.19

V-1

V-0

46

2.4

0.10

80

111

1.19

V-1

V-0

46

2.5

0.30

82

110

1.25

V-1

V-0

45

2.5

0.25

85

112

1.21

V-0

V-0

更多塑料行业知识信息,请访问:

下一个:ABS/PC共混改性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