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建立胶印机印刷的复制曲线

建立胶印机印刷的复制曲线

发布时间:2014-02-28 09:51:24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当整个印刷复制过程执行标准化操作,并尽量克服偶然误差的前提下,当印刷机的供墨、供水系统的均匀衡定,输纸系统的准确输纸及准确定位,印版辊筒与橡皮辊筒、橡皮辊筒与纸张之间的压力适当且衡定时所得到的印品质量一定是对原稿的真实复制。印刷复制曲线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通过印刷复制曲线的建立,并分析整个印刷工艺过程的操作,可以知道在现有的印刷设备、工艺条件和印刷操作者技能的条件下,怎样得到质量优异的印刷品。这对以后印刷相同或相似订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并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1.实验材料

  单面115g铜版纸,快干型洋红油墨,显影液,阳图型PS版(规格460×395mm),Phoebe照排机,PS版自动显影机,Win500单色胶印机,SBK-B碘镓灯晒版机,T6CR彩色反射密度计,WYSK-40×40倍带光源读书显微镜。

  2.实验监控对象的建立

  采用GATF星标,在印刷过程中便于直观观测油墨量大小及网点变化情况。GATF星标是36根黑色的楔形线条以相等的间隔距离,排列在一个圆周之内组成的,这样的排列特性,其对印刷中的各种印迹缺陷如“网点扩大”、“重影”等能明显的反映出来。同时,采用12级灰梯尺,用密度计直接测试晒版底片、印版、印刷品上各级层次的网点数据,并以此数据建立印刷复制曲线。

  3.取样

  在印刷作业中,当印刷机的供墨、供水系统的均匀衡定,输纸系统的准确输纸及准确定位,印版辊筒与橡皮辊筒、橡皮辊筒与纸张之间的压力适当且衡定,原稿各层次在印刷品上得到很好的体现后开始取样。对印品的取样方法一般有按照一定时间间隔和一定印张数量间隔两种方法进行抽样。本文中所选原稿经分色出片后,C版上的层次丰富,其密度或网点变化能很好的反映印刷质量的好坏。具体取样方法是:在100张C版印品中,每隔10张抽1张样品进行测量,可得10组数据,再求其平均值,并作为测量值。

  4.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①根据实验中对原稿、晒版底片、印版与印刷品四个工序的网点和密度测试得到的实验数据。

  ②印刷复制曲线建立

  象限的两曲线形状相似,但原稿的阶调密度通过分色工艺在胶片再现时,网点百分比有增大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在洗片工艺过程中,显影、定影、水洗三个环节的处理过程中,处理时间的控制不准确,所以出现网点增大现象。但总体来说得到的胶片生成的网点实在、均匀,图文部分和非图文部分的对比度大、反差大、密度高。

  第二象限的曲线表示胶片经过曝光晒版把图文信息转移到PS版上。两条曲线的形状非常相似,说明胶片经过晒版工序后,图像的各个层次在印版上都得到很好的再现,但与标准曲线相比,印版上的网点百分比和密度都有整体减小的情况,这主要是在晒版过程中,操作的偶然误差导致曝光量小于标准曝光量而造成的。

  同样,第三、四象限的曲线显示,原稿图像的C色的各个层次在印刷品上得到很好的表现,只是因为前面两个工序过程中的偶然误差,从而导致实验所得印刷复制曲线偏离了理想印刷复制曲线。

  ③网点增大值

  在印刷过程中,50%和75%处的网点百分比是印刷控制的关键,它们的增大值也是评价网点增大值的重要依据。

  我国印刷行业标准推荐的50%网点增大值规定,精细印刷品C版50%处的网点增大值的范围是8%~20%。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