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棚区切削月季大级别植入主要技艺
发布时间:2014-04-15 09:50:18点击率:
地面覆盖。小苗定植后,在畦面上浇透水,再覆盖稻壳、秸秆、稻草、棉子壳、锯木屑等,可一种或多种混合,以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浇灌次数、弱化地表冲刷、降低表土盐渍化、补充CO2气源和缓冲土表温湿度变化等。
网架设置。月季植株生长一定高度时开花枝易倒伏或弯曲,有的品种枝角张开度较大,应在池两端竖杆张网,网长1m、宽30m,杆高1.8m左右,两侧用尼龙绳将网隔目相穿,两端拉紧使网张开,可上下移位。
及时套网罩。花蕾出现时,若大棚白天气温不超过35℃,即可套上塑料网罩;若大棚白天气温超过35℃,套塑料网罩应注意,一般品种待花蕾露色时套网罩。
温湿度控制。大棚切花月季适宜生长温度:白天20~27℃,晚间15~18℃。月季在5~8℃时能极缓慢地生长开花,但低于5℃时进入休眠或半休眠状态,30℃以上高温或温度低于5℃且环境潮湿则病害易严重,对生长不利;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70~75。因此,当大棚内温度高于28℃或温度低于5℃且空气湿度大于75时,要及时通风透气,特别是夏季应适当遮阴降温,增加棚内通风降湿。
修剪管理日常管理。合理修剪是保证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可采用弯折枝与切枝相结合的方法提高月季切花品质。
多年生植株修剪。在通常生产中,切花月季植株的高度随着不断
采收贮藏采收时间。应选在温度低湿度大时采切, 在花萼与花瓣成90°时切取,依据不同颜色的品种采取时间不一致,红色与粉色品种当 外层2片花瓣展开时即可采收,黄色品种略早,白色品种略迟。
剪切部位。一般剪花部位从基部起留五小叶叶片3~5片,花枝粗壮的适当多留;剪花3~4次后,根据花枝生长情况可适当回剪,保证剪花部位距畦面30~40cm,便于生产操作。
采后处理。花枝采收后应立即插入盛有15cm深清水的塑料桶内,水中可放入0.8的百菌清等杀菌剂。为防止月季切花失水“弯颈”现象发生,可在采后半小时内让其花枝充分吸水,将充分吸水后的切花月季去除下部10cm左右的叶片后,按品种、花枝长短粗细、开放程度等分级,每20枝一束包装出售。若采后不上市出售,应立即低温湿贮,贮藏温度1~2℃,插入水中湿贮,用于湿贮水温 为酸性,每升水中加柠檬酸500mg,花茎下部叶片应去掉,以防叶片的多元酚化合物溶于水,降低贮藏效果,缩短瓶插开花时间;为克服月季弯颈现象,可在保鲜剂中加入360mg/kg的硝酸钴或氯化钴。
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大棚切花月季生长容易产生病害和虫害,通过控制环境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以及熏蒸等防治措施,可有效防治病害;根据虫害发生规律的掌握,进行有效生物农药的喷杀,可明显提高防虫效果,使防治病虫害降低成本600元/hm2,优质花率提高30以上。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