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等效圆盘理论在气体离心机取料器优化设计上的应用

等效圆盘理论在气体离心机取料器优化设计上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4-07-23 12:33:40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1 气体离心机原理

离心机广泛应用于国防与民用事业,图1是X型气体离心机的结构示意图。离心机外套筒静止不动,内筒也就是转筒,在电机的驱动下高速旋转,并带动筒内的混合气体一同转动。为减小内筒外壁与气体的摩擦损耗,外筒内壁上部开有螺旋槽。当内筒旋转时,带动两筒间隙内气体一起旋转,在螺旋槽的作用下,气体被排到顶部, 流入转筒中心(转筒中心压力很低)随物料一起抽走。待分离的混合气体由供料管供入转筒中心。由于分子量不同,轻、重组分在转筒内沿径向分布发生变化,其结果是:越靠近转筒轴心,轻组分所占比例越高(相对供人的混合气体而言);越靠近转筒边壁,重组分所占比例越高。分离后的气体由静止的轻、重组分取料器分别取出。为梳理流型,以提高分离效率,在转筒两端加设整流板,整流板与转筒粘接在一起。

  离心机在空载时,能耗主要由转筒外壁和上、下端盖的摩擦损耗构成(供料前筒内接近真空),负载(供料)以后,又产生了两个取料器与筒内气体的摩擦损耗。而取料器的能耗在离心机中所占的份额是很高的,而且它还直接影响分离效果,因此,要对其进行重点研究、分析。

  2 等效圆盘理论及其应用等效圆盘理论

  是意大利学者cenedese和cunsolo首先提出来,用来研究强旋流场中由细长障碍物引起的能量损耗。根据模型,假设筒内气体沿径向的压力分布是按同一个指数规律分布,并通过已知的中心压力推广到边壁 。对定性研究,这种假设大大简化了计算,且不致影响结论的正确性,而对于定量计算显然不够准确,难于满足研究工作与实际工程所需的精度,且与实际离心机出入较大,为此,这里结合实际离心机结构,重新进行了推导,完善了计算模型。

  参照上述模型,假设离心机取料室(整流板与转筒上、下端盖之间部分)结构及速度分布如图2及图3所示,图中ra 为转筒半径,d为取料器直径,b为取料器中心线至端盖(或整流板)距离(取料器位于取料室中间位置)。在取料室内,取料器对室内气体的阻滞作用,等效为在取料器所在平面上,一个以βw (为速度系数,w为转筒角速度)角速度与转筒共轴做等温刚体旋转的气体圆盘,圆盘半径为取料器径向长度rp。在圆盘以内,为定值,而在圆盘边缘至边壁之间,气体角速度系数以线性递增至1(如图3示)。而在圆盘至端盖及整流板间,速度按线性分布,如图2中左侧,给出了某一处轴向速度分布示意。

忽略取料口的抽吸,在稳定工况下,在取料室内存在一个力矩平衡:

根据这个平衡方程,给定了几何参数及转筒转速、介质、温度、压力等工作条件后,用迭代方法可以确定速度系数β,进而利用式(2)得到各项损耗。

  2.1 取料器阻力矩计算

  2.1.1 取料器摩擦阻力矩计算

由于取料器为弧形,这里运用空气动力学中有关偏航柱体阻力计算的方法,来求解取料器的摩擦阻力。此时,作用在d 微元上的法向力和切向力为:

  2.1.2 激波阻力矩的计算

在高速气体离心机中,取料器端部接近转筒内壁,气流速度很高,可达几倍音速(不同的介质,常温下音速差别很大),通过对x型气体离心机取料器风洞中模型的纹影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一道脱体激波 ,根据气体动力学,按正激波计算其能量损耗:

  2.2 取料室加速力矩的计算

  2.2.1 转筒侧壁加速力矩的计算

根据模型,可近似认为侧壁处于相对速度为(1-β)νω 的气流中,而且流动为层流,这样,侧壁所受的摩擦力矩为:

  3 不同取料器能耗计算

  在已知取料器几何参数和取料口压力的前提下.通过迭代,可以计算出速度系数。先设定区间,令β∈[O,1],取区间中值β1/2 带人式(1),比较等式两边,如阻力矩小于加速力矩,则表明β1/2偏小,β应大于中值,则将区间下限换为β1/2/ (否则将上限换为岛?),然后再取区间中值,按上面方法继续比较,直到满足精度。进而计算取料器能耗,计算中,用取料口处的压力作为波后滞止压力,再按激波理论反推回波前,从而得到压力分布。前已述及,取料器在离心机总能耗中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因而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有着重要意义。

  实际取料器的设计要考虑很多因素,能耗要小,如要保障稳定取料,高效率的分离,要经受高速气流的强烈冲击而不发生振颤.也就是满足刚度要求等。

  v

  图4是三种不同的取料器展开图,A取料器为等截面,B为等锥度变截面,C为从中间开始的变截面,下面将按等效模型进行能耗计算,比较其差别。

  计算参数选取:

介质为C1F14温度取320 K,取料器型线为半圆型,转简边壁线速度取475 m/s,r 为125,rp为1 20,b为35,计算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A取料器在相同的压力下能耗 大,B、C相近,这是因为取料器能耗主要来自头部,在取料器引起的损耗中,激波损耗在多数工况下占很大比例,在保障取料量的前提下,应尽量减小头部面积;在摩擦损耗中,以切向摩擦损耗为主,法向摩擦损耗要小一些。分析认为,切向磨损主要由取料器口部附近部分产生,因为这一区域切向速度分量 大,压力也 大,而法向磨损主要由取料器的中后部产生.强旋流场中,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物料被甩到边壁附近,转筒的中部接近真空,密度极低,造成的损耗也低。离心机取料室中压力越低·速度系数越大,这是因为压力越低,转筒内气体越稀薄,取料器对前方气流的扰动越小。

  为此,从取料器的制作、安装工艺以及保障其根部的刚度和能耗方面综合考虑, C取料器。

  4 结论

  此模型主要针对高速气体离心机提出,对于离心机的优化设计有很大指导意义,其思路对其他形式的离心机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高速气体离心机中,取料器头部的激波损耗占取料器总能耗的绝大部分.其次是端部附近的切向磨损。因此,减小取料器能耗的关键在于其端部,采取头部变径、切角处理等方法,以使激波强度减弱,都是有效的措施,但这只是单纯从能耗的角度考虑,实际的离心机中,还要综合考虑流场的稳定、分离效率、经济性等众多因素。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