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器车带动齿轮磕碰端由简析
发布时间:2014-10-23 16:11:51点击率:
原因分析机车换向是在主控制器零把位且待机车停稳的情况下,扳动换向手柄至前进或后退位,再提升主手把位使机车前进或后退。当换向电控阀通电后,控制风先通过液力传动箱上换向限制阀,再到周延学,操纵风缸推动操纵机构动作,使Z24与Z32或Z34啮合完成换向。当出现齿顶齿状况时,须起动微充装置动作方可换向。若换向操纵机构调正超差或铸铜拨块偏磨断裂,Z24与Z32或Z34不能啮合,使离合器呈非正常约束状态;若换向联锁器电路障碍或司机误操作,起动柴油机使变矩器泵轮、涡轮间产生鼓风转速。都会造成Z24与Z32或Z34打齿。误提主手把位给变矩器充油更能加剧打齿程度。对于这些导致机车换向打齿的因素,我们从组装配件到司机操作及改变结构可以杜绝。
在客观上,厂修东方红3和东方红5型机车大部分运用已超第2个厂修期,其传动零部件破损较严重。机车换向是由换向齿轮内齿与齿形离合器外齿啮合完成。内、外齿形是变位齿轮且有15自锁角,技术要求为HRC5863、圆头渗碳层115.齿形离合器材质20Cr,段架修和厂修定为必换件。换向齿轮材质20CrMnTi,其外斜齿轮Mn7的Z32和Z34齿检修状况基本良好,其内齿损坏机务段检修困难。厂修要修复利用,否则给机车运用留下隐患。
厂修机车实际状况是:换向齿轮的内齿圆头都有不同程度的损坏,有的渗碳层已磨掉。大部分确检可用的换向齿轮,其内齿端对应的R3和R5部位,碰撞磨损形状各异。装车使用能给机车换向造成更多的齿顶齿机会。机车换向作业频繁,换向齿轮内齿与齿形离合器外齿碰撞磨损也频繁。端部已磨损且形成锐棱的换向齿轮与新齿形离合器啮合,还会加剧内外齿端部破损。甚至在正常齿顶齿工况,司机多次按微充按钮,起动微充装置动作,机车也不能正常换向,造成Z32与Z24圆头严重损坏的换向打齿故障。因此,要研究换向齿轮内齿端部检修标准和修复工艺,以保证检修机车的换向性能。
定标换向齿轮内齿参数:m=6,Z=24,=20,=30,ha=05,hc=09,R3=3.换向齿轮内齿如所示。换向齿轮内齿可求出:P/2=m/2=3,ha=mha=3,b=hatg=3tg20,H=P/2-2b=724.从而导出下面的关系式:L=2{(R3-X)tg [R3-(R3-X)/cos]/sin}式中的L为换向齿轮内齿端部磨损平面宽度,X为换向齿轮内齿端部磨损长度。对应计算结果如所列。
换向齿轮内齿端部磨损平面宽度和磨损长度从以上分析可知:当X<372,即L<724时,换向齿轮内齿与齿形离合器外齿啮合面积不减少。我们采用手提式硬度计随机抽样,对8件换向齿轮内齿端部测试的HRC硬度如所列。换向齿轮内齿端部的HRC硬度L(mm)123平均值经鉴定,L=2071mm的5件硬度符合要求。但L5mm时内齿端部构成平面较大,已无修复使用的价值。经讨论确定,对换向齿轮内齿端部磨损平面宽L<5mm者(相当换向齿轮内齿端部磨损长度不大于1mm),可修复利用。
试验我们特置RDJ-77和CM891专业铣磨器,按标准规定确检10件换向齿轮。对其内齿端部按工艺清除锐边棱角、铣磨圆滑、探伤清洗处理完备。组装于液力传动箱,经台架试验后,装在7台东方红5型机车上。其跟踪考核记录如所列。
结论7台东方红5型机车上试验的10件换向齿轮,在检修期内运行正常,确保了机车换向性能。经对东方红5型机车换向齿轮打齿的分析及试验,解决了液力传动内燃机车换向打齿问题。目前,我们检修的有262台东方红3型机车以及东方红2、东方红5、GK型机车。根据上述试验结论,已对机车换向齿轮内齿端修复使用500多件,既降低了检修成本,又使机车换向顺利,保证了机车运用的可靠性。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