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齿轮构件滑润设施的产业践行解析
发布时间:2014-11-06 15:37:44点击率:
摩擦副试件摩擦表面的粗糙度为Ra3。2μm,其技术参数见。试验样机为WD-150阿基米德蜗轮蜗杆减速器,其主要技术参数:中心距a=150mm;齿数z1=1、z2=37;模数m=6mm;蜗杆直径系数q=11;压力角α=20°;变位系数x2=1。0;螺旋升角λ=5。195°;传动比i=37.蜗轮副的材质、热处理和硬度见,齿面的粗糙度为Ra3。2μm.
表1蜗杆副传动和摩擦副的主要技术参数材质热处理硬度(HBS)钢蜗杆副传动蜗杆(试环)45钢调质265(钢钢摩擦副)蜗轮(试块)45钢调质240铜蜗杆副传动蜗杆(试环)45钢调质265(钢铜摩擦副)蜗轮(试块)Zn5Pb5Zn5170试验前对钢蜗杆副减速器进行了齿面跑合。将蜗杆减速器清洗干净,装入适量的跑合油。采用直流调速电动机,在轻载下将输入转速由低速逐渐升至到额定转速,当额定转速和载荷基本稳定后,再将载荷增加一级。这样,逐级将载荷加到额定值进行跑合。跑合后,齿面粗糙度由跑合前也提高了齿面接触精度和齿面硬度。
试验油品与内容钢钢摩擦副采用GL-5极压齿轮油连续润滑,钢铜摩擦副采用L-CKE普通型蜗轮蜗杆油连续润滑。在工况相同情况下,在-500型TIMKEN试验机上分别测试出各对摩擦副的摩擦磨损性能,试验机主轴转速为n=1500r/min.试环在上与试验机主轴相连,试块在下与卡座相连,试环旋转,试块紧固。通过杠杆系统的载荷杆和砝码进行加载及测试的,每次运转时间为10min.
钢蜗杆副传动采用GL-5极压齿轮油润滑,铜蜗杆副传动采用L-CKE普通型蜗轮蜗杆油润滑。在蜗轮蜗杆试验台上,各个蜗杆副传动分别在100额定载荷下运转,一直达到热平衡后,分别测试出各个传动的传动效率和润滑油温升等,输入转速n1=1450r/min,额定输出转矩[5]T2=347Nm.为了提高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试验结果的再现性,本文的每个试验数据都是3次再现试验数据的平均值。
试验结果与分析两对摩擦副的摩擦因数测试结果列于,可见钢钢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小于钢铜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各摩擦副的摩擦因数大小受载荷变化影响不大。
图2摩擦系数曲线两对摩擦副的磨损量测试结果列于,可见钢钢摩擦副的磨痕面积小于钢铜摩擦副的磨痕面积,各摩擦副的磨损量随载荷的增加而增加。摩擦磨损特性在蜗杆传动中直接显现就是传动效率、润滑油温升和承载能力等。
图3磨损量(磨痕面积)曲线两种蜗杆副传动分别在100额定载荷下运转,一直达到热平衡后,测出传动效率和润滑油温升列于和。可见,钢蜗杆副传动的传动效率高于铜蜗杆副传动的传动效率、润滑油温升低于铜蜗杆副传动的润滑油温升。 ,对两种蜗杆传动分别进行 大承载能力的试验,其结果是钢蜗杆副传动的承载能力高于铜蜗杆副传动的承载能力见。
表2 大加载率()和温升(℃)的测试结果润滑油温升 大加载率钢蜗杆副传动51160铜蜗杆副传动58120通过试验与分析可见,钢蜗杆副传动的传动性能均优于铜蜗杆副传动的传动性能。钢蜗杆副传动的关键问题是如何防止齿面胶合,这也是钢蜗杆副传动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所在。由于钢蜗轮与钢蜗杆所组成的钢钢副材料具有较强的互溶性,工作中一旦摩擦表面间的润滑膜破裂,则表面金属直接接触,很容易产生粘着,甚至胶合。
传动效率曲线本文的GL-5极压齿轮油中的极压剂为硫系极压添加剂,它的极压作用必须在有空气(氧)存在下才发生良好的摩擦极压化学反应(较高温度),或摩擦化学吸附作用(较低温度)。即:在有氧化铁-硫化铁膜(Fe3O4-FeS)共存下,才有更好的润滑效果。氧化铁膜起催化作用,而且只有在Fe3O4薄膜下,摩擦面的铁才能被硫化物解离的活性硫原子所硫化,发生摩擦化学反应,生成剪切强度小的软质、高熔点的化学润滑膜-硫化铁(FeS)。硫系极压添加剂在低温时以极性端吸附在金属(Fe)表面,形成化学吸附膜。在硫系极压添加剂分子中存在着S-S键和C-S键,S-S键是键能较低的弱键,在一般工况下,S-S键先断开,形成铁硫醇膜,该膜具有较好的抗磨作用。在极压状态下,C-S键断开,形成硫化铁膜(FeS),该膜的承载能力高,且熔点高,当温度接近800℃时,仍可保持良好润滑性能,其水解性能也很好。有机硫化物只有在高温(大于200℃)时,才与金属(Fe)起化学反应。因而,在极压条件下,一般来讲,含硫添加剂的润滑效果优于含氯或含磷添加剂的润滑效果。其分子结构式为:θCH2-S-S-CH2θ,这种极压剂的反应机理是:当温度较低时,极压剂的分子吸附在金属(Fe)表面上,形成化学吸附膜;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极压剂分子中的S-S键断开,二苄基二硫化物只形成油性的铁硫醇膜;在高温状态下,分子中的C-S键断开,全部形成了极性的硫化铁膜。该反应膜使金属表面凸起部分变软,减少碰撞时的阻力。同时,由于塑性变形填平金属表面的凹坑,增加了接触面积,降低了接触面上的单位载荷,减少了摩擦磨损。极压反应膜具有较高的强度,能承受较大的载荷,进而可以减少磨损,防止胶合等[3]。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