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关于不锈钢及其分类的术语雏义

关于不锈钢及其分类的术语雏义

发布时间:2007-12-16 11:32:32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紧固件包括成千上万种规格,在保证安全或考虑温度的影响,恶劣的环境或其它危险的地方,常常对紧固件用钢材的安全、耐用性和表面质量提出较高的要求,这就是钢材必须满足耐腐蚀或高强度的条件。因此,不锈钢和超高强度不锈钢已大量在紧固件制造上应用。  
    不锈钢及其分类的术语在国内标准尚未见到,现把国外标准的有关术语定义简述如下。 
    不锈钢—以耐腐蚀为 重要的特性且含Cr量至少10.5%及含C量 大1.2%的钢为不锈钢。 
    耐热钢—主要技术要求是它们可承担高于550℃温度的气体及其燃烧产物的影响。 
    不锈钢大多数材料都能制成钢丝和盘条用于紧固件生产,不锈钢按金相组织及成分分为五类有:铁素体钢、马氏体钢、奥氏体钢、沉淀硬化钢、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等。 
    1.铁素体钢(Ferritic steels) 
    Cr是主要合金元素,不与C结合Cr元素决定了钢的抗腐蚀性。铁素体不锈钢的含C量限制在0.08%以下,热处理不会有明显的硬化,冷作硬化则可明显提高硬度。 
    铁素体不锈钢在低于形成奥氏体的温度下退火。退火温度随化学成分的变化而定,通常 为850-950℃。 
    2. 马氏体钢(Martensitic steels) 
    马氏体钢的C含量为0.08%-1.00%,甚至更高。通过淬火后马氏体转变,强度可极大地提高,通常需要回火。一般以常退火(铁素体)或淬火+回火状态交货。 
    马氏体不锈钢具有体心立方结构,可磁化。当含S量>0.15%时为易切削钢,可用于承受高速机械加工,但不利于抗腐蚀性。 
    3. 奥氏体钢(tenitic steels) 
    奥氏体钢的主要合金元素为Cr和Ni,具有面心立方晶格的γ相及δ相,不可磁化。通过增加奥氏体形成元素C、Ni、Mn、N和Cu,可提高奥氏体钢的稳定性。 
    奥氏体不锈钢具有良好的一般抗蚀性。任何热处理工艺都不会使其硬化。但由于N含量的增加或冷成型,可使钢的力学性能有所提高。奥氏体钢具有良好的可焊性,也有高的低温冲击韧度,还有防止脆性的高安全性。 
    4.沉淀硬化钢(Precipitation hardening steels) 
    沉淀硬化钢也称时效硬化钢。这类钢在具有高抗腐蚀性的同时还具有高强度。钢的高强度是因为 终在较低温度下热处理时从马氏体相中析出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果。 
    5. 奥氏体+铁素体(双相)钢 
    典型双相不锈钢含有较高的Cr(20%-26%),不含Mo或含Mo小于4%,含Ni较低约为中等,在室温下具有明显的双相组织,典型的金相组织是在铁素体基体中含有40%-60%的奥氏体。它们的强度比奥氏体钢更高。具有格外好的抗应力腐蚀性,添加N可足够保留焊接后不退火的韧性及抗蚀性。

下一个:钢板的分类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