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塑机改装成PCB热转印机的电路设计与制作
发布时间:2014-12-04 11:15:26点击率:
1 硬件结构
系统组成结构框利用热敏电阻和精密恒流源作为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送入单片机自带的ADC将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由单片机根据现有温度控制继电器闭合断开,控制加热、降温,使温度恒定在一定的范围。由单片机定时器定时发出控制信号,控制可控硅的导通从而控制电机转速,使得转印温度和转速稳定,达到PCB热转印的 效果。通过按键可设定温度,以改变温度的恒定范围,利用芯片驱动数码管静态显示温度,达到节约I/O简化程序编写的目的。具体电路中标出了元件的参数与型号。
温度检测模块主要由NTC热敏电阻元件、恒流源电路构成。因恒流源的电流是恒定不变的,而NTC热敏电阻的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NTC两端的电压将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将变化的电压送至单片机进行模数转换,由单片机计算出相应的温度值。这里之所以采用恒流源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恒流源的电流恒定不变,还可避免连接器的导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影响,减小测量误差。
用NTC热敏电阻代替恒流源电路中的RL。OP07采用正负15V双电源供电,将RS取为3kΩ,调节精密电位器RP,使得Uref为+3V左右,断开RL负载电阻,用2mA直流电流档串接在RL的位置,直接测量恒流源的电流,微调RP电阻,直到调节到300μA即可。将RP取为10kΩ,R5取值为2kΩ,由公式可求得TL431的稳压范围可以在2.5~15V连续可调。其中R1,R2,R3,R4的取值大小将直接影响到恒流源的稳定性,在这里是R1=R2=R3=R4,由上面推导可知,应尽可能取的足够大,因为OP07本身偏置电流比较小,nA级的,R1~R4取值为1MΩ。经多次实验可以很正常的工作,可以不必考虑偏置问题。
特别注意,这里不能直接把NTC热敏电阻的R-T(电阻-温度)特性应用于PCB制板热转印机上测试温度,原因是热转印机所处的环境和实际测试的环境温度并不一致,在使用NTC测试热转印温度时,采用的是直接接触橡胶棍表面的方法测温,触点的温度和热转印的温度一致,但是整个电阻体的其余部分是暴露在空气当中的,一部分的热量被NTC所吸收,另一部分的热量又被其所散发,使得NTC本身的实际温度远低于被检测点的温度,如同把NTC的整个R-T特性曲线向上平移了一个位置,如果再使用实测的数据,或者使用数据手册的上的数据,就会产生很大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在安装好传感器后,接通电热丝,采用温度计实测温度,对比传感器,重新做成数据表,作为编程使用的数据表,这样才能够提高测量的精度。另一个方面,热量的散发速度还与周围环境温度有关,在实际使用时,需要考虑环境的温度变化,这时,就不得不考虑温度补偿问题了。在这里只能以室温25℃作为参考设计。
利用单片机STC12C2052AD的定时器T0中断,从P3.7输出一个定时脉冲,控制可控硅的导通时间,使电机断续工作,从而达到转速要求。因为过塑机做热转印机只是因为转速太高,而造成吸收的热量不够,所以可以考虑让电机转动一点,停止若干时间,让PCB充分吸收热量。因电机功率较小,启动电流很小,即使断续工作,电机也不会出现过流发热,不会对电机造成损害。
2 程序设计
程序开始对所使用到的寄存器IE、ADC_CONTR、TCON、TMOD等进行初始化赋值,IO状态赋值,在主函数中,进行键盘检测,温度显示,加热控制等,在中断函数中控制电机的转速。由于在显示部分使用了串行通信显示,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刷新显示,否则,会看到数据在74LS164移位过程中,使得数码管显示留下的残影,每一位全部显示“8”,所以每一次发送显示数据后,需要间隔一段时间再一次发送显示数据,这样就没有这种现象了。在中断函数中改变定时器的定时时间,可以改变电机的速度,而时间长短有键盘设定,在键盘函数中实现。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