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工程改造过程中的理性分析
发布时间:2007-12-16 11:54:25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1、 类常见故障——新鲜空气量严重不足?
这类故障多见于工业空调中。?
例1、某电子产品装配车间空调系统运行至今逾10年。据管理者反映,夏季车间空调品质逐年恶化,现今干球温度经常超过30℃,相对湿度在70% 以上。 使操作工难以忍受的是新鲜空气量严重不足,去年曾出现工人昏厥中暑在车间。?
例2、某显示器装配老化车间,工人反映投产5年来,上班总感到气闷难受。分析这类车间的特点是,车间面积较大,工艺设备发热量一般,但属流水线装配,操作工人密度高, 人均占有面积不足6㎡(包括运输通道)。?密集型的工业空调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第5.3.8条明确要求“······ 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CMH的新风量的 大值确定”,对于这一基本要求,设计方案都予以考虑了。然而,要在空调系统运行后能有效地引入新鲜空气(尤其在人员密集的车间)却需要在系统上进行研究。?
这种单风机的运转系统不设置独立的排风,省电、省地、省设备,被多数业主所接受。这种系统的正常运转,从理论上讲有两点必须控制好。?
1.1、室内正压△P?
系统开始运转后,由于新风Lw的吸入,室内空气压力增加,当增加的△P足以通过窗缝、门缝渗透到室外的空气量Lp=Lw时,系统的运转达到了空气的平衡,此时的△P为室内的正压值,一般设计采用△P=5~10Pa。
1.2、室内回风与新风的混合点O?
O点被称为回风和新风的平衡点。该点的控制是通过A、B风阀的调节完成的。?
O为大气压力线,△P~△P为室内正压线,ab为送风管的压力降, △Hs为送风口的压降,△Hh为回风口的压降。Cd 为回风管压降,de为空调箱压降。 d点处于负压状态,由于负压值O’d的存在,大气被吸入混合箱内。?
以上描述是设计意图与运转的实际效果达到一致时,则此空调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但是对于密集型的工业厂房,由于操作人员众多,新风的需要量较大,而渗透空气量是由不定因数的窗缝所左右,因而新鲜空气量供应不足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工业厂房中常见的故障。?
例1的原设计资料为:装配车间面积为4320m2㎡,层高为4.5M,设计风量为164600CMH,操作人员800余人,按每人30m2/h计,新风量占设计风量的15%,即24610CMH,无单独的排风系统,设计室内正压为10Pa。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车间排风不畅,导致室内正压升高,降低了新风的供应量。?
由于室内正压的提高,在风机风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相当于大气压线O’~ O’下降至O” O”虚线所示,而负压值O’d减为O”d ,因而必然降低新鲜空气量的吸入,这是导致新风减少的理论根据,也就必然反映到实际工程中去。?
同时,室内过高的正压值,将造成风机流量的降低,减少了对车间的供冷量,使车间的温度升高。因而即使开大风阀A增加新风的吸入使车间内保持风量平衡,但温度的升高是不可避免的。?
的解决途径是设置车间的排风系统。有了排风系统可以避免不定因素缝隙的影响,根据设计要求灵活的控制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提高空调系统运转的经济性。?
按上例,保持车间10pa正压,当缝隙长度为3000m时,排风系统就应负担24610-12950CMH 的排风量。有了排风系统室内正压是非常容易控制的。
近年来不少资料阐述,空调工程应重视排风系统的设计,避免单纯靠室内正压无组织进行排风的弊端,其原因即在于此。?
2、第二类常见故障——冷却水系统失效,表冷(加热)器严重积尘?
这是普遍存在而又疏于重视的问题。?
2.1、冷却水赃污结垢对系统的影响?
某工程设计,冷却水为一机一泵一塔的开式系统,冷却水必须与大气进行热湿交换,因此水质极易恶化。虽然有5% 以上的补充水,但水管、塔、主机冷凝器赃污结垢现象必然存在。系统虽设置了除污过滤器,但长期不予清理,而大大影响了冷却水的交换效率。?
冷却水系统的换热能力:?
若对冷却塔的循环水不进行处理,则水侧污垢热阻 小值(不计水中钙镁离子浓缩后的沉淀)也要达到Rf =0.0005m2/·k/W, 将Rf=0.00018改成Rf=0.005,其他数值不变,则其计算结果为k=318W/m2·k,传热能力下降了46% 。?
这是导致制冷能力下降的原因所在,因而在操作管理上不仅要处理(过滤等),还要定期换水,以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浓缩,才能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2.2、表冷(加热)器积尘对换热能力的影响?
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除了有效的冷却水系统外,尚包括空调水系统及空调风系统两方面。一般空调水均采用闭式系统,如果不是渗漏的原因,不会有补充水的需求,因此,相比冷却水而言,水的脏污结垢程度要轻得多。而表冷器风侧的情况就完全不同。?
例1工程的空调风系统自运行近10年,从未清扫过,过滤器亦从未更换过。当过滤器的阻力超过其终阻力后,使循环风量逐年下降,车间温度上升,于是简单地将过滤器拆除。由于表冷(加热)器得不到保护,而新回风混合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无遮拦地黏附在 需要清洁的表冷(加热)器上,使热湿交换效率大幅下降。?
由于肋片多为铝片或铜片,同时,对于铜管的δ在1左右,而铜管壁的λ甚大,因而Rp和δ/λ甚小,可以忽略不计。当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表冷器的外表面时,便形成了空气侧的污垢热阻R。空气中所带的灰尘包括尘埃、纤维物等,其容重较小,其导热系数在λ=0.1~0.2W/m·℃左右, 若沉积在表冷器的污垢厚度达1mm时,则R=0.001/0.15 =0.0067。一般6排表冷器的K值计算约为 80~100W/m2·℃ ,若K=90W/m2·℃时,当表冷器沉积灰尘1mm时,冷却能力降低了38%,从计算上可以看出,表冷器风侧的保护是决不应忽视的。?
3、结论?
(1) 对于密集型生产车间必须重视排风系统的设计。由于人员是基本固定的,新风量也是固定的,因此在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双风机系统;无条件时可以采用分散的排风措施。?
(2) 要重视冷却水的设计及运行管理,设计中可以采用1%~5%的旁滤式机械过滤器(级配石英砂),并加电子(或静电)除垢器;管理上要做到定期更换冷却水也是必要的;
(3) 合理选用空气过滤器,对于一般的新回风可采用F6 (或F8)初效过滤器,并设压差报警装置,以示定期更换过滤器,确保表冷(加热)器的洁净,维持其正常的换热能力及循环风机的高效工作点,以发挥空调系统的正常作用。??
这类故障多见于工业空调中。?
例1、某电子产品装配车间空调系统运行至今逾10年。据管理者反映,夏季车间空调品质逐年恶化,现今干球温度经常超过30℃,相对湿度在70% 以上。 使操作工难以忍受的是新鲜空气量严重不足,去年曾出现工人昏厥中暑在车间。?
例2、某显示器装配老化车间,工人反映投产5年来,上班总感到气闷难受。分析这类车间的特点是,车间面积较大,工艺设备发热量一般,但属流水线装配,操作工人密度高, 人均占有面积不足6㎡(包括运输通道)。?密集型的工业空调新鲜空气的重要性,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J 19-87)第5.3.8条明确要求“······ 或保证每人不小于30CMH的新风量的 大值确定”,对于这一基本要求,设计方案都予以考虑了。然而,要在空调系统运行后能有效地引入新鲜空气(尤其在人员密集的车间)却需要在系统上进行研究。?
这种单风机的运转系统不设置独立的排风,省电、省地、省设备,被多数业主所接受。这种系统的正常运转,从理论上讲有两点必须控制好。?
1.1、室内正压△P?
系统开始运转后,由于新风Lw的吸入,室内空气压力增加,当增加的△P足以通过窗缝、门缝渗透到室外的空气量Lp=Lw时,系统的运转达到了空气的平衡,此时的△P为室内的正压值,一般设计采用△P=5~10Pa。
1.2、室内回风与新风的混合点O?
O点被称为回风和新风的平衡点。该点的控制是通过A、B风阀的调节完成的。?
O为大气压力线,△P~△P为室内正压线,ab为送风管的压力降, △Hs为送风口的压降,△Hh为回风口的压降。Cd 为回风管压降,de为空调箱压降。 d点处于负压状态,由于负压值O’d的存在,大气被吸入混合箱内。?
以上描述是设计意图与运转的实际效果达到一致时,则此空调系统处于正常运转状态。但是对于密集型的工业厂房,由于操作人员众多,新风的需要量较大,而渗透空气量是由不定因数的窗缝所左右,因而新鲜空气量供应不足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工业厂房中常见的故障。?
例1的原设计资料为:装配车间面积为4320m2㎡,层高为4.5M,设计风量为164600CMH,操作人员800余人,按每人30m2/h计,新风量占设计风量的15%,即24610CMH,无单独的排风系统,设计室内正压为10Pa。分析其主要原因是车间排风不畅,导致室内正压升高,降低了新风的供应量。?
由于室内正压的提高,在风机风压变化不大的情况下,相当于大气压线O’~ O’下降至O” O”虚线所示,而负压值O’d减为O”d ,因而必然降低新鲜空气量的吸入,这是导致新风减少的理论根据,也就必然反映到实际工程中去。?
同时,室内过高的正压值,将造成风机流量的降低,减少了对车间的供冷量,使车间的温度升高。因而即使开大风阀A增加新风的吸入使车间内保持风量平衡,但温度的升高是不可避免的。?
的解决途径是设置车间的排风系统。有了排风系统可以避免不定因素缝隙的影响,根据设计要求灵活的控制风量平衡和热量平衡,提高空调系统运转的经济性。?
按上例,保持车间10pa正压,当缝隙长度为3000m时,排风系统就应负担24610-12950CMH 的排风量。有了排风系统室内正压是非常容易控制的。
近年来不少资料阐述,空调工程应重视排风系统的设计,避免单纯靠室内正压无组织进行排风的弊端,其原因即在于此。?
2、第二类常见故障——冷却水系统失效,表冷(加热)器严重积尘?
这是普遍存在而又疏于重视的问题。?
2.1、冷却水赃污结垢对系统的影响?
某工程设计,冷却水为一机一泵一塔的开式系统,冷却水必须与大气进行热湿交换,因此水质极易恶化。虽然有5% 以上的补充水,但水管、塔、主机冷凝器赃污结垢现象必然存在。系统虽设置了除污过滤器,但长期不予清理,而大大影响了冷却水的交换效率。?
冷却水系统的换热能力:?
若对冷却塔的循环水不进行处理,则水侧污垢热阻 小值(不计水中钙镁离子浓缩后的沉淀)也要达到Rf =0.0005m2/·k/W, 将Rf=0.00018改成Rf=0.005,其他数值不变,则其计算结果为k=318W/m2·k,传热能力下降了46% 。?
这是导致制冷能力下降的原因所在,因而在操作管理上不仅要处理(过滤等),还要定期换水,以减少水中钙镁离子的浓缩,才能确保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
2.2、表冷(加热)器积尘对换热能力的影响?
空调系统的正常使用,除了有效的冷却水系统外,尚包括空调水系统及空调风系统两方面。一般空调水均采用闭式系统,如果不是渗漏的原因,不会有补充水的需求,因此,相比冷却水而言,水的脏污结垢程度要轻得多。而表冷器风侧的情况就完全不同。?
例1工程的空调风系统自运行近10年,从未清扫过,过滤器亦从未更换过。当过滤器的阻力超过其终阻力后,使循环风量逐年下降,车间温度上升,于是简单地将过滤器拆除。由于表冷(加热)器得不到保护,而新回风混合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无遮拦地黏附在 需要清洁的表冷(加热)器上,使热湿交换效率大幅下降。?
由于肋片多为铝片或铜片,同时,对于铜管的δ在1左右,而铜管壁的λ甚大,因而Rp和δ/λ甚小,可以忽略不计。当空气中的灰尘积累在表冷器的外表面时,便形成了空气侧的污垢热阻R。空气中所带的灰尘包括尘埃、纤维物等,其容重较小,其导热系数在λ=0.1~0.2W/m·℃左右, 若沉积在表冷器的污垢厚度达1mm时,则R=0.001/0.15 =0.0067。一般6排表冷器的K值计算约为 80~100W/m2·℃ ,若K=90W/m2·℃时,当表冷器沉积灰尘1mm时,冷却能力降低了38%,从计算上可以看出,表冷器风侧的保护是决不应忽视的。?
3、结论?
(1) 对于密集型生产车间必须重视排风系统的设计。由于人员是基本固定的,新风量也是固定的,因此在有条件时可以考虑双风机系统;无条件时可以采用分散的排风措施。?
(2) 要重视冷却水的设计及运行管理,设计中可以采用1%~5%的旁滤式机械过滤器(级配石英砂),并加电子(或静电)除垢器;管理上要做到定期更换冷却水也是必要的;
(3) 合理选用空气过滤器,对于一般的新回风可采用F6 (或F8)初效过滤器,并设压差报警装置,以示定期更换过滤器,确保表冷(加热)器的洁净,维持其正常的换热能力及循环风机的高效工作点,以发挥空调系统的正常作用。??
上一个:家用空调的保养方法
返 回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