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噪声故障诊断
发布时间:2007-12-16 11:58:12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汽车发动机在运行中可能发生故障,同时发出异响和噪声,可用发动机故障诊断方法来诊断,主要是用听觉来诊断,有条件的可借助于简单的听诊工具或发动机异响测试仪来诊断,但 简便的方法就是听诊,听诊要有经验,经验对听诊发动机异响发出的部位和发动机损坏程度十分重要,要在发动机维修实践中逐渐锻炼和积累。
发动机异响和故障噪声主要有:
(1)气门机构噪声;
(2)活塞和活塞环噪声;
(3)主轴承噪声;
(4)连杆轴承噪声;
(5)飞轮异常响声;
(6)发动机爆燃噪声;
(7)发动机排气噪声;
(8)发动机支承噪声;
(9)水泵噪声;
(10)风扇噪声;
(11)发动机轮系噪声等。
对于不同的噪声都有其不同的响声和发出响声的部位,都有其不同的机理和响声原因,要非常注意地进行诊断。
1.诊断气门机构噪声现象:
汽车运行中听到发动机上部有明显的异常响声,响声的大小和响声频率随着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加大,响声一旦发生不采取补救措施很难自行消失。
原因:
(1)发动机漏机油,没有被发现,使气门机构中的挺杆无油,气门间隙加大,气门机构运动不正常;
(2)机油盘中油面过低;
(3)机油压力过低或机油粘度过稀;
(4)液压挺杆故障;
(5)摇臂磨损;
(6)摇臂轴磨损;
(7)气门卡滞;
(8)气门座偏斜或积炭过多。
排除方法:
(1)行车中注意发动机机油压力警报器,发现发动机无油压时应停车检查,如系发动机机油漏光(某些特殊原因)应消除漏机油原因,加注机油后再继续行驶;
(2)如发动机机油漏光没有被发现,在以后的行车中会听到气门机构异响,且响声越来越大,此时应停车检查,消除漏机油原因,加注机油后起动发动机,发动机运转中异响消失,汽车可以继续行驶;
(3)如发动机机油漏光没有被发现,气门机构异响没有受到注意或没有昕见而导致发动机因气门机构卡死而停机停车时,就只好拖回修理厂修理。
值得注意的是,好的机油和机油添加剂能够在机油漏光后发动机也能工作,无机油时较难保证气门机构正常工作,使气门间隙加大,噪声加大;
(4)将机油添加至标准高度;
(5)检查油路,排除机油压力低的故障;更换机油;
(6)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
(7)检查并更换摇臂;
(8)检查并更换摇臂轴;
(9)维修气门机构;
(10)维修气缸盖和气门座。
2.诊断活塞和活塞环噪声
现象:
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和气缸盖发出哒哒哒的研磨声,响声和频率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加大;并可能伴有发动机排气冒蓝烟;发动机功率低。
原因:
(1)活塞环不标准,磨损过剧,环隙过大;
(2)活塞环损坏;
(3)气缸壁上端磨出凸肩,与活塞环相撞击;
(4)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过大;
(5)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产生活塞撞击噪声;
(6)活塞裙部损坏;
(7)活塞销安装不当或活塞销磨损;
(8)连杆与活塞安装位置不对或窜动。
排除方法:
(1)判断活塞和活塞环噪声可直接听诊,噪声较大时可以明显听到;可用听诊棒听诊发动机上部,可用一根塑料软管从量油尺处插入发动机中,可以明显听到活塞噪声和活塞环漏气的噪声。
如能准确判断活塞和活塞环噪声,而且噪声较大时就应该维修发动机,更换活塞环或活塞,注意修好发动机。
(2)如果活塞和活塞环噪声较轻,而且判断主要是由于磨损所致时,可以适当添加发动机高效保护剂,可立即消除噪声,排气冒蓝烟减轻,发动机动力还可增大。
3.诊断主轴承噪声
现象:
汽车运行中高转速大功率时可能突然听到发动机下部发出"吭"、"吭"的异常响声,响声比较沉闷:停车检查时,加大油门提高转速可在发动机下部听到:用听诊棒听诊时能够听到主轴承发响。主轴承响往往在下部中间位置。
原因:
(1)发动机机油漏光,发动机在无机油状态下运行时往往在第四道主轴承(中间轴承)处首先发响;
(2)机油供给不足或机油压力过低;
(3)曲轴或主轴承磨损;
(4)曲轴轴向间隙过大,曲轴轴向窜动;
(5)飞轮与曲轴后突缘固定螺栓松动;
(6)维修试车的发动机,轴承与曲轴的配合不正确。
排除方法:
(1)发动机运行中主轴承负荷较大,一定要加足机油;汽车运行中注意机油压力警报器的指示,一旦发生异响应停车检查;
(2)加注标准机油,排除机油压力过低的故障;
(3)维修发动机,更换主轴承;
(4)维修发动机,更换曲轴轴向定位轴承;
(5)维修发动机,将飞轮与曲轴突缘的固定螺栓按规定扭矩拧紧,端面紧密贴合;
(6)在发动机维修中,应注意维修好曲轴和主轴承。
4.诊断连杆轴承噪声
现象:
汽车在行驶中或发动机维护调整中听诊到发动机中下部有异常响声,响声有时是突发的,响声可能忽大忽小,哒哒哒的响声连成一片,连杆轴承响声发生后很难自行消失。
原因:
(1)发动机漏机油,当无机油时,在主轴承发响的同时连杆轴承也响;
(2)机油供给不足或机油压力过低;
(3)连杆轴承或曲轴连杆轴颈磨损;
(4)连杆弯曲变形;
(5)曲轴轴向窜动;
(6)维修试车的发动机连杆轴承响为轴承与轴颈配合不正确。
排除方法:
(1)汽车运行中应注意发动机机油压力警报器,一旦发现发动机机油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并排除机油故障;
(2)加注机油,排除机油压力低的故障或调节机油压力调节弹簧压力,使连杆轴颈在压力油下工作;
(3)维修发动机,更换连杆轴承;
(4)维修发动机时疏通曲轴上的油道和主油道,务使连杆轴颈供机油通畅;
(5)维修发动机时注意维修好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防止飞轮固定螺栓失效,装好曲轴轴向定位轴承,防止曲轴轴向窜动,维修好发动机,除了连杆轴承和曲轴连杆轴颈磨损不可避免外,意外的损伤和响声较易避免。
5.诊断飞轮异常响声
现象:
汽车运行中听到发动机后部发出响声,响声沉闷,加大油门时响声加大,响声无规律;发动机后部发响很难判断是飞轮响还是离合器发响,如在停车状态变速器置空档并踏下离合器踏板再加油提高发动机转速或突然加速和减速时发动机后部仍然响,一般可以判断为飞轮响,但是飞轮响的故障较少发生。
原因:
(1)飞轮与曲轴后突缘固定螺栓松动或断裂;
(2)曲轴轴向窜动或因离合器故障引起飞轮非正常磨损;
(3)曲轴轴颈和轴承磨损过剧引起飞轮上下左右窜动。
发动机异响和故障噪声主要有:
(1)气门机构噪声;
(2)活塞和活塞环噪声;
(3)主轴承噪声;
(4)连杆轴承噪声;
(5)飞轮异常响声;
(6)发动机爆燃噪声;
(7)发动机排气噪声;
(8)发动机支承噪声;
(9)水泵噪声;
(10)风扇噪声;
(11)发动机轮系噪声等。
对于不同的噪声都有其不同的响声和发出响声的部位,都有其不同的机理和响声原因,要非常注意地进行诊断。
1.诊断气门机构噪声现象:
汽车运行中听到发动机上部有明显的异常响声,响声的大小和响声频率随着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加大,响声一旦发生不采取补救措施很难自行消失。
原因:
(1)发动机漏机油,没有被发现,使气门机构中的挺杆无油,气门间隙加大,气门机构运动不正常;
(2)机油盘中油面过低;
(3)机油压力过低或机油粘度过稀;
(4)液压挺杆故障;
(5)摇臂磨损;
(6)摇臂轴磨损;
(7)气门卡滞;
(8)气门座偏斜或积炭过多。
排除方法:
(1)行车中注意发动机机油压力警报器,发现发动机无油压时应停车检查,如系发动机机油漏光(某些特殊原因)应消除漏机油原因,加注机油后再继续行驶;
(2)如发动机机油漏光没有被发现,在以后的行车中会听到气门机构异响,且响声越来越大,此时应停车检查,消除漏机油原因,加注机油后起动发动机,发动机运转中异响消失,汽车可以继续行驶;
(3)如发动机机油漏光没有被发现,气门机构异响没有受到注意或没有昕见而导致发动机因气门机构卡死而停机停车时,就只好拖回修理厂修理。
值得注意的是,好的机油和机油添加剂能够在机油漏光后发动机也能工作,无机油时较难保证气门机构正常工作,使气门间隙加大,噪声加大;
(4)将机油添加至标准高度;
(5)检查油路,排除机油压力低的故障;更换机油;
(6)检查并调整气门间隙;
(7)检查并更换摇臂;
(8)检查并更换摇臂轴;
(9)维修气门机构;
(10)维修气缸盖和气门座。
2.诊断活塞和活塞环噪声
现象:
发动机气缸体上部和气缸盖发出哒哒哒的研磨声,响声和频率随发动机转速增加而加大;并可能伴有发动机排气冒蓝烟;发动机功率低。
原因:
(1)活塞环不标准,磨损过剧,环隙过大;
(2)活塞环损坏;
(3)气缸壁上端磨出凸肩,与活塞环相撞击;
(4)活塞环与环槽之间间隙过大;
(5)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产生活塞撞击噪声;
(6)活塞裙部损坏;
(7)活塞销安装不当或活塞销磨损;
(8)连杆与活塞安装位置不对或窜动。
排除方法:
(1)判断活塞和活塞环噪声可直接听诊,噪声较大时可以明显听到;可用听诊棒听诊发动机上部,可用一根塑料软管从量油尺处插入发动机中,可以明显听到活塞噪声和活塞环漏气的噪声。
如能准确判断活塞和活塞环噪声,而且噪声较大时就应该维修发动机,更换活塞环或活塞,注意修好发动机。
(2)如果活塞和活塞环噪声较轻,而且判断主要是由于磨损所致时,可以适当添加发动机高效保护剂,可立即消除噪声,排气冒蓝烟减轻,发动机动力还可增大。
3.诊断主轴承噪声
现象:
汽车运行中高转速大功率时可能突然听到发动机下部发出"吭"、"吭"的异常响声,响声比较沉闷:停车检查时,加大油门提高转速可在发动机下部听到:用听诊棒听诊时能够听到主轴承发响。主轴承响往往在下部中间位置。
原因:
(1)发动机机油漏光,发动机在无机油状态下运行时往往在第四道主轴承(中间轴承)处首先发响;
(2)机油供给不足或机油压力过低;
(3)曲轴或主轴承磨损;
(4)曲轴轴向间隙过大,曲轴轴向窜动;
(5)飞轮与曲轴后突缘固定螺栓松动;
(6)维修试车的发动机,轴承与曲轴的配合不正确。
排除方法:
(1)发动机运行中主轴承负荷较大,一定要加足机油;汽车运行中注意机油压力警报器的指示,一旦发生异响应停车检查;
(2)加注标准机油,排除机油压力过低的故障;
(3)维修发动机,更换主轴承;
(4)维修发动机,更换曲轴轴向定位轴承;
(5)维修发动机,将飞轮与曲轴突缘的固定螺栓按规定扭矩拧紧,端面紧密贴合;
(6)在发动机维修中,应注意维修好曲轴和主轴承。
4.诊断连杆轴承噪声
现象:
汽车在行驶中或发动机维护调整中听诊到发动机中下部有异常响声,响声有时是突发的,响声可能忽大忽小,哒哒哒的响声连成一片,连杆轴承响声发生后很难自行消失。
原因:
(1)发动机漏机油,当无机油时,在主轴承发响的同时连杆轴承也响;
(2)机油供给不足或机油压力过低;
(3)连杆轴承或曲轴连杆轴颈磨损;
(4)连杆弯曲变形;
(5)曲轴轴向窜动;
(6)维修试车的发动机连杆轴承响为轴承与轴颈配合不正确。
排除方法:
(1)汽车运行中应注意发动机机油压力警报器,一旦发现发动机机油故障应立即停车检查,并排除机油故障;
(2)加注机油,排除机油压力低的故障或调节机油压力调节弹簧压力,使连杆轴颈在压力油下工作;
(3)维修发动机,更换连杆轴承;
(4)维修发动机时疏通曲轴上的油道和主油道,务使连杆轴颈供机油通畅;
(5)维修发动机时注意维修好曲轴轴承和连杆轴承,防止飞轮固定螺栓失效,装好曲轴轴向定位轴承,防止曲轴轴向窜动,维修好发动机,除了连杆轴承和曲轴连杆轴颈磨损不可避免外,意外的损伤和响声较易避免。
5.诊断飞轮异常响声
现象:
汽车运行中听到发动机后部发出响声,响声沉闷,加大油门时响声加大,响声无规律;发动机后部发响很难判断是飞轮响还是离合器发响,如在停车状态变速器置空档并踏下离合器踏板再加油提高发动机转速或突然加速和减速时发动机后部仍然响,一般可以判断为飞轮响,但是飞轮响的故障较少发生。
原因:
(1)飞轮与曲轴后突缘固定螺栓松动或断裂;
(2)曲轴轴向窜动或因离合器故障引起飞轮非正常磨损;
(3)曲轴轴颈和轴承磨损过剧引起飞轮上下左右窜动。
上一个:柴油发动机动力不足的故障诊断
下一个:柴油机三阻故障与排除方法
返 回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