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化学镀镍工艺的研究
发布时间:2007-12-16 14:48:26点击率:
塑料化学镀镍在催化剂条件下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为:
Ni2++2e→Ni,
H3PO2+H2O→H3PO3+2H++2e,
总反应:Ni2++H3PO2+H2O=Ni+H3PO3+2H+.
以上氧化还原反应在塑料表面上进行,还原剂次亚磷酸钠被氧化,镍离子被还原.金属镍在塑料表面上不断析出,形成金属镍镀层.
镀件的预处理
镀件的敏化及活化处理
塑料在进行化学镀时,其表面必须具有催化活性中心,这样在化学镀镍过程中,才能起到催化作用,以加速镍离子在塑料表面的沉积.要使塑料表面具有催化活性中心,必须对其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所谓敏化,就是使非金属表面吸附一些易氧化的物质,在此后的活化处理时,该物质被氧化,塑料表面就形成活化层,即结晶核心.
敏化溶液:取5gSnCl2溶解于20mL浓盐酸中,然后加入蒸馏水稀释至500mL.为防止Sn2+被氧化成Sn4+,溶液中需放入一块锡条.
活化溶液:称取PdCl20.125g溶解于1.25mL 浓盐酸,加蒸馏水稀释至500mL.
塑料化学镀镍
化学镀镍液的配制
镀镍液(A):分别称取NiCl215g,NaAc25g.用去离子水配制成250mL溶液.
镀镍液(B):称取NaH2PO2·H2O5g溶解于250mL去离子水中即可.
pH值的影响
表1 35℃时不同pH值时镀件的实验结果
pH值 3.519 4.071 5.087 5.915 7.014 7.378 7.608
镀件质量w/g 1.5020 1.5325 1.7443 1.6187 1.7139 1.5926 1.7144
镀件增重△w/g0.0008 0.0014 0.0059 0.0047 0.0031 0.0018 0.0010
增重百分比(%) 0.053 0.091 0.34 0.29 0.18 0.11 0.058
镀层 不均匀 较好 好 较好 灰白 灰色 暗灰
温度的影响
塑料化学镀镍过程中,温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敏化、活化、化学镀镍过程中,温度都必须严格控制.经多次实验可知敏化、活化过程温度应控制在25℃为宜.温度低时,敏化、活化效果不好,镀层质量差且不均匀.提高温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镍的沉积速度加快.由表2可知,若温度过高,镀层质量反而下降.这是由于化学镀镍过程中,温度过高,镀液的挥发性增加,镀液不稳定,容易分解而出现浑浊.这时镀层变得粗糙,出现针孔和皱褶,镍与塑料间结合力变小.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塑料化学镀镍的温度控制在35℃为宜.
表2 pH=5.13时不同温度下塑料镀件的实验结果
温度(℃) 30 35 40 45 50 60 70 80
镀件质量(g) 1.6319 1.3237 1.7561 1.5130 1.8249 1.3564 1.5565 1.7406
镀件增重(g) 0.0031 0.0111 0.0094 0.0045 0.0064 0.0065 0.0078 0.0142
增重百分比 0.19% 0.84% 0.54% 0.30% 0.35% 0.48% 0.50% 0.82%
镀层 不均匀 好 较好 较好 较好 灰色 灰暗 皱褶
其它因素的影响
实验中发现,若镀液中还原剂次亚磷酸钠的浓度提高,则镀液的还原能力增强,镍在塑料表面的沉积速度加大.但会使塑料镀层的结构松散,镀层与塑料之间的结合力变弱.另外由于受到空气中氧气的作用,镀液不稳定,容易分解,出现混浊,不利于化学镀镍的进行,实验中应注意镀液的保护,防止氧化.
另外,镀镍的时间也是影响镀层质量的因素之一.实验发现,若镀镍时间过长,则塑料镀件表面不光滑,且镀层变灰.实验证明镀镍时间控制在1h为宜.
塑料镀镍这一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的研究,虽经多次的实验,确定了其镀镍的 控制条件和工艺方法,但有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随着研究的深入和加强,塑料化学镀必将更加完善,其应用前景将更加广阔,经济效益也会得到充分发挥.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