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国内外部分已发表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简况(编码系统简介)

国内外部分已发表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简况(编码系统简介)

发布时间:2007-12-16 15:05:32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国内外部分已发表的零件分类编码系统简况(见表5-2)。
国别
系统名称
码位情况
特点和应用情况
前捷克斯洛伐克
乌奥索(VUOSO)
4位码。1~3形状码及尺寸码,4材料码
初期用于统计,后又应用于成组加工
乌斯特(TE)
4位码。1~2形状码,3~4加工特征码
分类较粗,侧重于非回转体零件的分类
英国
威廉安母逊(WILLIAMSON)
2位码。如02(凹齿),03(轴类),08(支架)
码位太少,分组较粗。故只能用于标识
布里施(BRISCH)
4~6位主码,另有一组辅码。码位数可按需而定
是一种企业全面管理系统。面向设计与生产全过程
瑞士
苏尔泽(SULZER)
分三个子系统。工件子系统:10位主码,5位辅码;工序子系统;5位码;设备子系统;4位主码,5位辅码
三个子系统可组合,应用于设计和生产全过程
荷兰
米克拉斯(TNO-MICLASS)
12~30位码。1~12基本码,13~30辅码
用于设计生产全过程
前联邦德国
奥匹兹(OPITZ)
9位码。1~5形状码,6~9辅码。此外还有一套次要码
广泛应用于许多国家的机械制造业。面向设计与生产全过程
斯图加特(STUTTGART)
8位码。1~2夹具码,3~4尺寸、材料码,5~6刀具码。7~8工艺码
面向制造,为生产合理化提供良好的基础
美国
艾利斯-查麦斯(ALLIS-CHALMERS)
8位码。但其每位可以有16个字码(数字和字母顺序)
始于设计检索,也可用于成组技术
前苏联
米特洛范诺夫(MIITPOφAHOB)
45位(回转体)
80位(非回转体)
 
利特摩穿孔卡(JIHTMO)
用80栏穿孔卡。记录零件的实际信息和编码信息
可用来组织成组加工和实现设计合理化
日本
KC-1
5位码。1~3形状码,4材料码5精度、表面粗糙度码
以中小企业为对象,机械加工为重点
KC-2
9位码。1~3形状码,4热处理码5材质码6~9次要编码
同KC-1,且比它更完善
KK-1
13位码
可用语统计分析和成组技术,但以中型以上规模的工厂为对象
KK-2
13位码
KK-3
21位码
中国
JCBM-1
9位码、码位结构和奥匹兹类似
用于机床行业实施成组技术
JLBM-1
15位码,采用主、辅分段的混合式结构,提供了零件的功能、几何形状、形状要素、尺寸、材料、毛坯、热处理、精度和部分加工信息
主要针对中等或中等以上规模的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机械加工工厂,作为推行成组技术进行零件分类编码时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