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成组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发布时间:2007-12-16 15:05:34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制订成组加工工艺规程常用的方法有复合零件法和复合工艺路线法。 
   1.复合零件法 
   利用复合零件设计成组工艺称为复合零件法。所谓复合零件是指具有同一零件组全部结构特征的零件。它可能是零件组中的一个真实零件,更多的情况下是由人工综合而成的假想零件。 
   设计复合零件的方法常用叠加法。叠加过程是:先阅读组成零件组的全部零件图样,从中找出一个包含结构要素多的零件作为原始代表零件,在此基础上,再逐个分析比较同组的其他零件的图样,把它们不同于原始代表零件的结构要素天加原始代表零件的图样上,由此得到该组的复合零件。 
   表5-7 表示一个零件组及其复合零件。该零件组的成组工艺根据假想的复合零件设计,组内各零件的具体工艺是在成组工艺基础上删除各自所没有工序内容而得到的。
 表5-7 按复合零件法设计成组工艺的例子     

   注:C1—车—端外圆;C2—调头,车另—端外圆;   
   XJ—铣键槽;X—铣方头平面;Z—钻径向辅助孔。 
   复合零件法常用来编制比较简单的回转体零件的成组工艺过程卡片。特别是在高效车床(如自动车床、六角车床)上加工中、小回转体零件组时,对减少工装数量、合理配置刀具、减少调整时间等都能取得良好效果。 
   一旦有了复合零件,就可以用复合零件作为对新零件分组的标准。只要新零件有一种基本要素是复合零件所没有的,这个零件就不能划归这一组。除非对复合零件增加基本要素,但那就意味着重新设计成组工艺。 
   2.复合工艺路线法 
   在零件分类成组的基础上,从中选出组内长的工艺路线为代表,以此工艺路线与组内其他工艺路线相比较,使该工艺路线得以补充,终得出能满足全组零件的成组工艺。按复合路线法设计成组工艺的例子见表5-8。 
   复合路线法通常用于绘制复合零件比较困难、结构复杂的回转体零件组和非回转体零件组的成组加工工艺的设计。

注:XI—铣—面;X2—铣另一面;C—车孔及其端面;
Z—预钻铣槽用孔或钻辅助孔;X—铣槽。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