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断屑钻的切屑形态与控制
发布时间:2007-12-16 15:06:01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生成原理:在材料塑性较好、进刀量较大的条件外刃与圆弧刃交点处基本上是出现连体状切屑。但较厚的切屑沿圆弧刃方向展开成扇面形的附加变形过程中,切屑被拉裂成节状屑,并与外刃带状屑连一体。
影响切屑形态的因素与控制
1)钻头刃型参数对屑形的影响。
a. 圆弧刃半径R:
R过小:形成分屑点尖角ξ小,当ξ<150°时切屑易分开,外刃出带状屑,圆弧刃出扇面块状屑。
R过大:形成分屑点尖角ξ大,当ξ>170°时外刃、圆弧刃屑易连成一体,出短的螺旋扇面形屑。
R适中:形成ξ=155~165°时,外刃流屑方向与相临圆弧刃屑流向夹角较小,时连时分,此时正是生成“6”字形屑的条件。 ξ角,与材料韧性、切屑厚度等因素有关,不是常数。可通过试切来探询。
b. 内、外刃高度差h
圆弧刃较深时,外刃与圆弧刃形成自然分屑点,外刃出带状屑,圆弧刃出块状屑。圆弧刃较浅时,外刃与圆弧刃形不成自然分屑点,切屑连成一体生成短的螺旋扇面形屑。
圆弧刃深度用内外刃垂直高度差h来控制,h值与进刀量(切削厚度)成一定比例时,一般宜控制h值约为0.8f.较为适合。
c. 外刃锋角:
外刃锋角2φ过小时(2F<125°)难以磨出ξ=150~165°尖角。切屑易卷在容屑槽内,不宜排除。实践经验表明,2φ=135°~140°,切屑流出方向逼近与钻头轴线平行,有利排屑。而且容易形成较大的ξ角,控制出现“6”字屑。
圆弧半径R°、内外刃垂直高度差h、分屑点尖角ξ、外刃锋角2φ四个参数是有关联的。通常R由刃磨砂轮圆角半径决定,选定2φ后h、ξ可通过调整钻头刃磨机的工艺参数控制。
2)材料韧性对屑形的影响
材料韧性大,ξ角必须磨得更小才能使屑分开。否则切屑连块不分。材料韧性低,ξ角宜磨得大些。
影响切屑形态的因素与控制
1)钻头刃型参数对屑形的影响。
a. 圆弧刃半径R:
R过小:形成分屑点尖角ξ小,当ξ<150°时切屑易分开,外刃出带状屑,圆弧刃出扇面块状屑。
R过大:形成分屑点尖角ξ大,当ξ>170°时外刃、圆弧刃屑易连成一体,出短的螺旋扇面形屑。
R适中:形成ξ=155~165°时,外刃流屑方向与相临圆弧刃屑流向夹角较小,时连时分,此时正是生成“6”字形屑的条件。 ξ角,与材料韧性、切屑厚度等因素有关,不是常数。可通过试切来探询。
b. 内、外刃高度差h
圆弧刃较深时,外刃与圆弧刃形成自然分屑点,外刃出带状屑,圆弧刃出块状屑。圆弧刃较浅时,外刃与圆弧刃形不成自然分屑点,切屑连成一体生成短的螺旋扇面形屑。
圆弧刃深度用内外刃垂直高度差h来控制,h值与进刀量(切削厚度)成一定比例时,一般宜控制h值约为0.8f.较为适合。
c. 外刃锋角:
外刃锋角2φ过小时(2F<125°)难以磨出ξ=150~165°尖角。切屑易卷在容屑槽内,不宜排除。实践经验表明,2φ=135°~140°,切屑流出方向逼近与钻头轴线平行,有利排屑。而且容易形成较大的ξ角,控制出现“6”字屑。
圆弧半径R°、内外刃垂直高度差h、分屑点尖角ξ、外刃锋角2φ四个参数是有关联的。通常R由刃磨砂轮圆角半径决定,选定2φ后h、ξ可通过调整钻头刃磨机的工艺参数控制。
2)材料韧性对屑形的影响
材料韧性大,ξ角必须磨得更小才能使屑分开。否则切屑连块不分。材料韧性低,ξ角宜磨得大些。
上一个:各国硬质合号近似对照
下一个:胶粘剂在工业上的应用概况
返 回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