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冷却是碳原子以晶条析出
发布时间:2014-07-16 09:01:22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渗层组织由金相组织观察可见,试样的组织由表至里,经1300e保温30秒时,依次为莱氏体+渗碳体+珠光体(此组织区为铸铁粘层)v渗碳体+珠光体v珠光体v珠光体+铁素体v心部原始组织(珠光体+铁素体),但距表面0120Lm范围内,除晶界析出网状渗碳体外,同时在晶内出现大量的细条状碳化物。
经1270e,保温30秒渗碳后距表面130150Lm范围内,其金相组织为渗碳体+铁素体+珠光体,且块状铁素体在网状渗碳体内。随渗碳时间的延长块状铁素体和晶内细条状渗碳体的数量减少。使得该区碳浓度大大提高,在随后的冷却过程中,过饱和的碳原子以Fe3C的形式不仅在晶界,而且在晶内以条状析出。从渗层的各相组成区可见,渗碳体+珠光体区域占有较大比例。
笔者认为,当试样浸入渗液中,由试样的温度场分布可知试样从表v里,温度由高v低。当距表面某区域温度低于Ac3点时,组织中将有部分未溶铁素体存在,在此区域碳原子仍沿某位向向内扩散。因该法渗速较快,时间又较短,在冷却过程中渗入基体的碳原子来不及扩散,过饱和的碳原子将以Fe3C的形式在晶界析出。
上一个:简析铸造实习的局限性
下一个:对薄壁高强度铸件的分析
返 回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