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油料器齿轮副侧体的勘验和差误解析

油料器齿轮副侧体的勘验和差误解析

发布时间:2014-10-23 16:04:10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随用涂色法对齿轮副的接触斑点进行复检,齿长上接触斑点为50左右,齿高40~45.此贴合面符合8级齿轮标准接触斑点的要求。我们对齿轮齿厚、公法线长度进行复检,其结果均在各项公差带中线左右,完全符合要求。对齿轮副中心距复检,结果为818.97mm,虽然符合图纸要求,但小于理论中心距尺寸。

  齿轮副啮合侧隙理论计算从上面测量结果可以看出:该齿轮副的侧隙在小规定值以下,为此我们对该齿轮副侧隙进行了计算。曲轴齿轮Z由表查得周节极限偏差值为:fpt1=-0.192mm中间齿轮Z2由表查得周节极限偏差值:fpt2=-0.168mm齿轮副小法向侧隙值:jn=0.228mm可见,图纸规定的小极限侧隙0.22mm只是根据齿厚上偏差作的规定,并没有考虑加工、装配中各种综合误差的影响。

  齿轮副啮合侧隙误差分析当考虑综合因素时,将测量结果与其小偏差值验证公式作比较:保证正常润滑所需侧隙,可根据润滑条件及齿轮线速度(m/s)查表求得。jnb:是考虑齿轮传动温度变化所需的侧隙。

  A为齿轮副中心距。[1(t1-20)-2(t2-20)]是齿轮、箱体材料不同时温度变化引起的长度差。上例中齿轮材料(42CrMoA)和齿轮相关壳体材料(20钢)的线膨胀系数差值极小,因而jnb≈0.所以jna、jnb是保证齿轮啮合侧隙的小极限值,与齿轮加工、装配无关。

  2fasinn是中心距误差引起的侧隙变化量。由式可见,中心距△fa变化对侧隙影响成倍增加。该项误差是影响侧隙大小的重要因素之一。上例实测中心距值是818.97mm,与理论中心距819mm相差0.03mm,因而影响到侧隙值。

  由于实测中心距是向小方向变化的,所以侧隙必然减小。fpb1,fpb2是齿轮1、齿轮2的基节极限偏差;F为齿向公差;fx,fy为轴心线不平行度公差(x方向,y方向);k值是齿轮周节误差、齿向误差、轴心线不平行度等项加工误差的综合反映,这三项误差相似于齿廓的形状误差和位置误差。反映到侧隙上是接触面积大小,即齿长、齿高上的接触精度。

  除上述计算公式四项误差外,还有一项误差,即齿轮分度圆直径与齿轮回转中心不易完全重合,这种不重合引起的周节累积误差在单个齿轮测量中无法检查,如所示,这种偏心距必然引起齿隙周期性变化,使得侧隙大小不均。人字齿轮结构如所示。其曲轴齿轮定位尺寸为620H7h6,小间隙为0,大间隙为0.114mm.中间齿轮定位尺寸为194H7R6,大间隙为0.042mm,大过盈量为0.33mm.从两种齿轮和轴的配合形式看,主要应解决曲轴齿轮回转的同心度问题。

  齿轮啮合侧隙的保证方法根据上述分析,我们对影响侧隙的大因素中心距公差执行内控指标,即偏差取“”值。若装配时仍达不到要求,也可将正常中间齿轮轴换成偏心轴。其偏心距为0.5mm,由轴的偏心微调其齿轮啮合中心距,终保证侧隙要求。

  对侧隙不均匀,采取以下措施即可解决:一是在齿轮装配中,检查620H7h6定位孔四个方向配合间隙的一致性;二是调整装配基准与滚齿时的安装基准,使其一致。即装配和加工时都要找正外圆,其跳动量不大于0.03mm.通过对柴油机齿轮传动侧隙的计算与分析以及实际检测,证明了该方法能很好地保证齿轮高质量啮合。根据齿轮传动的共性,此调整齿轮啮合侧隙的方法,也可以应用于对齿轮传动要求较高的其它产品上。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