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用多品类器细微化勘验直式柱形齿轮的方略

用多品类器细微化勘验直式柱形齿轮的方略

发布时间:2014-10-23 16:28:00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基节的测量基节偏差fpb有正、负之分,大于公称值为正偏差,反之为负偏差。具体测量方法:将被测齿轮平放在玻璃工作台上,调整齿轮使一齿面的齿根部齿形与显微镜测角目镜米字分划中心线相切,如的位置a,读出a处显微镜数值,然后移动工作台,使下一轮齿的同名齿面再次与米字分划中心线相切,如的位置b,读出b处显微镜数值,二次读数之差即为齿轮实际基节尺寸Pb。测量时应在齿轮圆周上均匀地测量46处,以测出基节的大偏差。齿轮的基节公称值(直齿轮)可按公式:Pb=mcos计算。式中:m为被测齿轮模数;为被测齿轮分度圆压力角。在万工显上也可用两把测量刀测量齿轮的基节。

  公法线长度的测量测量公法线长度时,首先应正确选择跨齿数K,使量具的测量平面与齿廓中部相切。跨齿数K及公法线长度W可查有关格得到(此处省略该格)。对压力角为20的直齿轮,可用简化公式进行计算:K=0111Z05;W=m2952(K-05)0014Z具体测量方法:将被测齿轮安放于玻璃平板上,调整齿轮使一齿面与显微镜测角目镜米字分划中心线相切,相切处应大致在齿廓中部即分度圆附近,读出该切点的数值,移动工作台,使目镜米字分划中心线与第K个齿的另一齿侧面相切并读数,二次读数值之差即为被测齿轮的公法线长度。一般应测量齿轮圆周上均布的4处,取其平均值。公法线长度平均值与公称值之差为公法线长度偏差Ew.公法线长度变动量是指齿轮一周范围内,实际公法线长度大值与小值之差,一般可以从齿轮圆周上均布的46处取值。

  齿形的测量在工具显微镜上测量齿形误差是按齿形渐开线的极坐标或直角坐标法进行。其测试方法简述如下:将被测齿轮固定于光学分度台上,并使其二者中心重合,纵向移动工作台,使距离迥转中心值等于被测齿轮的基圆半径,锁紧纵向机构,横向移动工作台,其距离等于测量起始点移距值。转动光学分度台,使齿廓与显微镜测角目镜的米字分划十字线中心相切,此点即为测量起始点,依次转动光学分度台,每转动角度即移动横向工作台,测得相应的展开弧长增量P的实际值,其实际值与理论值之差,即为被测齿轮的齿形误差。齿面的测试点应不少于810个点,每个测试点转动的角度:=B-An式中B为终止点展开角;A为起始点展开角;n为测试点数。

  P、A、B等的数值可查及计算得到,这里不作详细讨论。实际测试中不可能测量全部齿的齿形误差。一般测量齿轮1圆周上相距120的3个齿,并且每个齿轮的左、右侧齿面都应测量,取各次测量中的大值作为该齿轮的齿形误差。

  齿向的测量齿向误差是在分度圆柱面上,齿宽工作部分范围内,包容实际齿向线的两条近的设计齿向线之间的端面距离。简便的是用工具显微镜测角目镜直接测量。将被测齿轮固定在工具显微镜的双之间,调整焦距,使齿顶边的影象清晰,转动目镜内的米字分划线,使其水平线与齿顶边重合,从目镜中直接读出齿顶边对中心线的倾斜角,然后根据齿轮宽度,计算出齿向误差。

  上面讨论的均是对圆柱直齿轮的测量,对圆柱斜齿轮及圆锥齿轮同样可以使用工具显微镜进行单项测量,基本方法相似,但须考虑测量位置的改变及螺旋角的影响,在这里不再进行详细的讨论。一般说来,用工具显微镜基本上能满足中、小模数齿轮的测量,但测量效率较低,同时对测量人员的技术素质要求也较高。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