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提高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精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提高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精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4-10-28 15:10:49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一批工件在夹具中定位,由于定位不准产生的定位误差主要是由基准位移误差和基准不重合误差两部分组成,故提高微微基准精度的主要措施也就在于消除或减少这两方面的误差。

  一、消除或减少基准位移误差的措施

  1、选用基准位移误差小的定位元件。对以平面为主要定位基准的工件,若以未加工的毛坯表面定位,往往由于一批工件定位表面状况的不通,当采用3个球头支撑钉定位时会产生较大的基准位移误差。若将3个球头支撑钉改为3个多点自位支承,由于自位支承上的两个或三个支撑点与工件接触时仅反映这几个接触点处毛坯表面的平均状况,故可减少此毛坯表面的位移误差。

  2、合理布置定位元件在夹具中的位置。对以平面组合定位的元件,若定位基准面系未加工的毛坯表面,为提高一批工件的定位精度,应尽量将与 定位接触的3个支撑钉以及与第二定位基准基础的两个支撑钉之间的距离拉开。这样不仅可增加工件定位的稳定性,还可减少定位基准的位置误差。同理,对一面两孔组合定位,平面、外圆与内孔组合定位,以及外圆与外圆组合定位等,也可以通过尽可能增大有关定位元件的距离来减小工件定位基准的位移误差。

  3、提高工件定位表面与定位元件的配合精度。对以内孔和外圆等为定位基准的工件,在定位时尽可能提高它们与定位心轴、定位销或各种定位套的配合精度,从而由于减小了配合间隙而减少了被定位工件定位表面的位移误差。

  4、正确选取工件的 、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通过各种类型的表面组合定位分析可知, 定位基准的误差 小,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的位置误差较大。为此,在设计夹具选取定位基准时,应以直接与工件加工精度相关的基准为 定位基准。

  二、消除或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的措施

  在夹具设计时,为消除或减少基准不重合误差,应尽可能选择该工序的工序基准为定位基准。当一个工件在一道工序的加工中,对加工表面有几项加工精度要求时,则应根据各项加工精度要求的高低相应选取工件定位时的 、第二和第三定位基准。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