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车带动器布设设施从动齿轮损断解析
发布时间:2014-10-28 15:45:55点击率:
齿轮断裂面的微观形态[36]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齿轮断裂面发现:1)由齿根向内有三个区域,分别是:渗碳层;裂纹源区(沿晶断裂);疲劳裂纹扩展区,呈现海滩花纹,如a所示,海滩花纹间距逐渐增大,说明齿根疲劳载荷不断增大。2)渗碳层组织颜色灰暗、平整细密,无裂纹、夹杂物等缺陷,如b所示,c为交界处形貌。3)裂纹源区为具有反光小面的冰糖状断口,属于典型沿晶断裂形貌,如a所示;在裂纹源区边缘存在氧化薄膜,说明齿轮渗碳淬火时产生微裂纹,如b所示。
有关资料表明,20CrMnMo钢渗碳后,由于碳浓度不同使渗碳层各区的奥氏体稳定性不同,如热处理工艺不当,则易于产生裂纹。4)疲劳裂纹扩展区为准解理形貌,并存在典型疲劳条纹,如b和c所示。a为疲劳裂纹扩展区总体形貌。5)瞬断区形貌为准解理 韧窝,并存在局部撕裂,如所示。
齿形与硬度检验分析通过齿形检验发现:与断裂面相邻的一个轮齿啮合面磨损严重,啮合面一侧齿形严重减薄(齿顶位置尤其严重)。下部极限啮合位置存在一条明显凸棱,凸棱以下完好,凸棱以上啮合面严重磨损。
通过硬度检验发现:此对磨损齿面硬度较低,齿轮其余部分硬度合格。主动齿轮(Z1=14)其余啮合面均完好,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Z2=63)啮合面均完好,传动比i=Z2/Z1=4.5整数。分析可知:轮齿啮合面严重磨损是由于此处齿面硬度不足造成的,与从动齿轮无关。局部齿面硬度不足与热处理工艺不当有关,齿轮固体渗碳时零件间距过小或竖直放置都会影响渗碳均匀性,出现渗碳死角,导致淬火后局部齿面硬度不足[7].
齿根应力状态分析[5]齿根危险断面应力分布如所示。通过查表计算可得:齿轮传动重合度=2.1,传动过程中同时啮合齿数较少。齿轮使用过程中,由于一处齿面硬度较低,啮合面被逐渐磨损,直至完全失效,这时,齿轮传动重合度减小,相邻齿轮承受传动负载增齿轮齿根危险截面应力分布大,传动平稳性下降,产生冲击。当载荷作用于齿顶时,齿根受 大拉应力,轮齿处于危险状态,这时齿根 大拉应力为F=(Ft/bm)YFYsY(1)式中,Ft为周向力,b为齿宽,m为模数,YF为齿形系数,Ys为齿根应力集中系数,Y为传动重合度系数,Y=0.25 0.75/.
结论1)齿轮断裂属于单侧受弯低应力疲劳断裂。2)造成齿轮疲劳断裂主要原因是齿轮热处理工艺不当,导致渗碳层与芯部交界处产生淬火裂纹和局部齿面硬度不足,致使齿轮磨损失效,相邻轮齿传动负载增大并产生冲击,齿根承受拉应力剧增,齿轮发生疲劳断裂。3)在齿轮生产中,应严格检查零件在渗碳淬火时的摆放方式和位置,避免渗碳不均,保证齿面硬度合格;在齿轮渗碳淬火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齿轮热处理工艺,避免淬火裂纹产生。



行情
产品
企业
资讯
展会
技术
会员
关于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