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巨型齿轮损坏后的维修

巨型齿轮损坏后的维修

发布时间:2014-11-07 15:19:44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1大齿轮的可修复性大型、重载齿轮一般的制造材料是铸钢,其基本结构。造成大齿轮报废的主要原因是齿面的磨损和胶合,齿形破坏情况。很显然,修复齿轮的方法之一是把轮齿工作表面受破坏的部分切除,即车削齿顶圆后再重新切制新的齿形,然后根据修复后的大齿轮参数配制小齿轮。但切削后,势必造成修后的大齿轮内缘厚度减小。此时,值能否满足齿轮的工作强度成为能否修复的关键。通过对几种常用大齿轮的实际测量可知,这些大齿轮在设计时,值有设计裕度,值一般为3035mm,而按照设计强度和设计经验,值一般不小于1520mm即可。而对整个齿轮磨损情况的分析和初步计算可知,修复后大齿轮的值约减小15mm,因此,大齿轮修复后的值应该能够满足强度要求,据我们对大齿轮修复后使用的实际情况,也证明了这一点。

  2小齿轮外径的控制根据机械设计手册,外啮合变位齿轮啮合角及总变位系数可按式(1)、式(2)计算:cos=acos/a(1)X=(Z1 Z2)(inv-inv)/2tan(2)式中:a变位后要求的中心距;啮合角;a未变位时的中心距;分度圆压力角;X总变位系数;Z1小齿轮齿数;Z2大齿轮齿数。

  在上述修复齿轮的过程中,若要保证两啮合齿轮的安装中心距不变,据式(1)、式(2)可知,两齿轮总变位系数X不变。由于大齿轮修复后顶圆直径减小,其变位系数也随之减小,从而相应增大了小齿轮的变位系数,造成小齿轮外径增大(约30mm)。而小齿轮外径在安装时受到齿轮罩的限制,不能增大太多,因此必须对小轮外径的增大量进行控制。通过安装现场的调查,齿轮安装时中心距可调整20mm,因此决定采用改变中心距的办法降低总变位系数X,进而达到控制小齿轮外径的目的。

  3轮齿强度的弥补大齿轮在设计时为适应工作环境,提高其接触强度,一般采用了较大的变位(变位系数为3左右)。这对提高齿轮的耐磨损和抗胶合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大齿轮修复后变位系数减小了,降低了齿轮耐磨损和抗胶合能力。对此,我们在修复时对两齿轮齿形采用短齿制(即齿顶高系数h=08,径向侧隙系数c=0.3),短齿制齿轮的轮齿部分具有工作强度高,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这就弥补了修复后齿轮耐磨损和抗胶合能力的降低,保证了齿轮修复后的使用寿命。同时采用短齿制齿轮对小轮外径的控制也可起到一定的效果。

  4大齿轮外径的控制大齿轮在修复时首先要车削外径,车削后既要保证修齿时能切制出完整的齿形,又要使总切削量尽量小,以保证内缘厚度值不小于1520mm.因此,要对大齿轮外径进行控制,使其达到或接近 数值。通过对齿形磨损情况分析,只要保证车削后的大齿轮外径齿厚等于修复后齿轮的齿顶圆齿厚,就能修出完整的齿形。但是修复后的齿轮顶圆齿厚仍无法确定,因此我们采用标准齿轮的顶圆齿厚作参考,齿轮正变位时顶圆齿厚变小,大轮修复后仍属正变位齿轮,其顶圆齿厚比标准的顶圆齿厚要小,而两者又相差很小,因此只要保证车削后的大齿轮齿厚等于标准齿轮的顶圆齿厚Sa,就能保证大齿轮的外径接近 值,从而保证齿轮修复后的质量。

  5应用实例有一对啮合齿轮参数为:m=14mm,ha=1,c=0.25.大齿轮参数为:齿数Z2=150,顶圆直径da2=2192mm,变位系数X2= 264.小齿轮的参数为:齿数Z1=21,顶圆直径da1=330mm.齿轮修复的计算过程如下。

  1)标准齿轮顶圆齿厚Sa的计算由于我们采用Sa作为车削大齿轮外径的测量标准,因此要首先计算出Sa:Sa=S-2ra(inva-inv)式中:S为分度圆齿厚,S=m/2=21.98mm;ra为顶圆半径:ra=m(Z2 2ha)/2=10612mm(其中选取齿顶高系数ha=0.8);r为分度圆半径:r=mZ2/2=1050mm;a为齿顶啮合角:a=aos(rb/ra)=216(其中rb为基圆半径,rb=rcos)。

  因此计算出:Sa=13.7mm.

  2)原两齿轮的啮合参数计算求齿高变动系数y据大轮的顶圆直径da2=d2 2(ha X2-y)m=2192mm,可得:y=0.3543mm,式中d2为大轮分度圆直径。

  (求小轮变位系数X1据小轮顶圆直径da1=d1 2(ha X1-y)m=330mm;可得:X1= 0.64,式中d1为小轮分度圆直径。)求总变位系数XX=X1 X2=3.28计算啮合角由式(2):X=(Z1 Z2)(inv-inv)/2tan=3.28,可得:=24.7.

  计算实际中心距a由式acos=acos,式中a为标准中心距。

  可得a=1238mm.

  3)修复后齿轮参数的计算为控制小轮外轮,现把安装中心距a调整为a,=1228mm.

  计算啮合角,由式a,cos,=acos,可得,=239'.

  (计算总变位系数X,由式X,=(Z1 Z2)(inv,-inv)/2tan,可得X,=2.41.)计算中心距变动系数y,由式y,=(a,-a)/m,可得y=2.21.计算齿高变动系数y,由式y,=X,-y,,可得y,=0.2. 计算大轮变位系数X,2若以标准齿轮的顶圆齿厚为标准车削后的大轮外径由式dy,a2=d2 2(ha X,2-y,)m=2165mm(其中ha=0.8);可得X,2=1.72.

  计算小轮变位系数X,1由式X,1=X,-X,2,可得X,1= 0.69.。小轮外径的计算由式d,a1=d1 2(ha X,1-y,)m=330.12mm(其中ha=0.8),可见修配后小轮外径的尺寸几乎没变,能够满足装配要求。

  大轮修复后值的验算由可知:=(d,f2-d3)/2,式中df2'为大轮修复后的根圆直径,可得=21.7mm,很显然,齿轮修复后值能满足强度要求。

  6使用效果及经济分析实践证明采用上述方法修复齿轮是可行的,其强度达到了工作要求。这不仅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而且也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资金。上述齿轮修复方法,也适用于其它大型失效齿轮的修复。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