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注塑工艺参数及其调整包括的几方面

注塑工艺参数及其调整包括的几方面

发布时间:2013-09-10 15:10:32点击率:

技术类别:塑机技术

  1.注射量

  注射量是指注塑机螺杆在注塑时向模具内所注射的熔体量。

  注射量一螺杆推进容积*p*C式中,ID为注塑物料密度,C对结晶型聚合物为O.85,对非结晶型聚合物为0.93。

  注塑机不可用来加工小于注射量1/10或超过注射量70%的制品。

  每次注射程序终止后,螺杆处在料桶的 前端,当预塑程序到达时,螺杆开始旋转,物料被送到螺杆头部,螺杆在物料的反作用下后退,碰到限位开关为止,此过程为计量过程(预塑行程)。

  注射量的大小与计量行程的精度有关:太小,注射量不够;太大,使料桶前部每次注射后余料太大,使熔体温度不均或过热分解。

  预塑后计量室中的熔体其纵向温度和径向温度都有温差,螺杆转数、预塑背压和料桶温度都将对熔体温度和温差有较大影响。

  2.防延量

  防延量是指螺杆计量到位后,又直线地倒退一距离,使计量室的比容变大,内压下降,防止流体从计量室中流出。

  防延量还有一目的是注射喷嘴不退后进行预塑时,降低喷嘴流道系统压力,降低内应力,并在开模时容易抽出料把,防延量大会使计量室中夹杂有气泡,对黏度大的物料可不设防延量。

  3.螺杆转速

  螺杆转速影响注塑物料在螺杆中运送和塑化的热历程和剪却效应,因此它是影响塑化能力、塑化质量和成形周期的重要参数。

  螺杆转速提高,塑化能力加强。塑料的熔融,大体是因螺杆旋转所产生的热量,因此螺杆转速太快,则有下列影响:

  (1)塑料的热裂解。

  (2)使玻璃纤维(加纤塑料)长度减短。

  (3)使螺杆或螺缸磨损加速。

  主要优点为增加塑化能力,降低塑化时间。在螺杆直径较大或螺槽较深时,如果无法降低背压,可以通过增加螺杆转速来提高塑化速度,减少塑化时间。

  4.背压

  预塑时的背压表示螺杆在预塑时计量室中的压力。

  背压对熔体温度影响较大。

  背压提高使螺槽中物料密实,延长物料在螺杆中热历程,塑化质量也得到改善。过高背压会使剪切热过高,可能会使物料降解。

  背压多级调整应与转速相匹配,当计量结束时螺杆转速应特别低,以降低惯性冲击,提高计量精度,多级控制有利于消除温差并提高塑化质量。

  背压在下列状况是需要的:

  (1)均一的加热熔融,尤其是粒子经由剪切热而仍未熔融者。

  (2)机械均一性,对色母粒和填充物(玻璃纤维)的均匀分散。

  (3)去除材料所带入空气。

  (4)产生均一的熔融温度梯度,尤其是在有效的螺杆计量长度被缩短时。

  (5)减少残留的缓冲熔胶在保压期间因为空气的陷入而造成每模间波动。

  5.料管温度

  料管温度设定是控制料管加热环温度,即熔融之外加热源,其主要目的一是为使滞留于料管及螺杆内的冷硬树脂熔融,以利于螺杆转动;二是为使树脂提供一部分热量。

  此温度的设定,依塑料原料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从材料使用说明书中获得此项资料,但一般而言,此设定值常比熔胶温度低5℃~10℃,因为螺杆转动也能产生机械热能。料管温度设定通常分为4段控制(大机台更多), 能配合螺杆的进料段、压缩段及计量段,另外再加上喷嘴分别给予不同的温度设定控制,由于熔胶温度才是 的条件,而料管温度是相对的,故很难对这些设定值做一综合结论, 的做法是从建立一套资料开始,然后根据需要做调整,一般树脂,在料管后段的温度设定较低,然后逐段升高温度设定,直到喷嘴部分。料管温度的设定以使进料速度稳定及达到塑料充分熔融为目的,而这通常需配合塑料的黏度特性、耗用量及螺杆特性来决定,生产中可以转速、计量时间及注射时间(一次压时间)等的稳定性来衡量。按螺杆的机械原理;料管温度是由后向前、由低到高来设定的,而其上升的梯度则与材料黏度的高低相反。

  6.注射速度

  注射速度设定是控制熔胶充填模具时间及流动模j流动过程是影响产品外观主要因素,而注射速度又是流过程中 重要条件,故注射速度的调整正确与否对产品观品质有 的支配。

  注射速度设定的基本原则是配合塑料在模腔内流时,按其流动波前所形成的断面大小来升降,并且遵慢一快一慢而尽量快(确认外观有无瑕疵)的要领。

  高速充填的效果:

  (1)使塑料流动时,温度降低较慢,流动容易。

  (2)压力损失较小,模腔内压力分布差异减少。

  (3)增加成品表面光泽,降低结合线明显程度及提其强度;但也增加表面流痕、气痕和毛边的机会。

  (4)减少充填时皮肤层的形成,肉薄部位较易充填,肉厚部位可能易于凹陷。

  (5)增加塑料分子结构的均匀性或结晶度。

  初期慢速充填的效果:

  (1)减少喷痕及浇口部位的焦痕、雾点等瑕疵。

  (2)可使多模腔成形较易获得流动平衡。

  末期减速充填的效果:

  (1)增加气体逃逸的机会及避免对其产生绝热压缩,可减少流路末端的短射或烧焦。

  (2)保压的切换较准确,避免模腔内压太高或过度充填;当然成形品质(精度及变形量)也能较稳定。

  7.注射压力

  注射压力的设定主要是控制油压使足以推动螺杆达到所设定的注射速度要求。由于每种塑料的特性不同,流动的难易程度也不同,同种材料熔胶温度不同,黏度也会发生变化,产品不同,模具设计、模温不同均会使材料流动因形成阻力而改变,要在种种不同状况下维持同一注射速度,就得改变注射压力,以克服熔胶流动所造成的阻力。

  注射压力与保压压力不同,注射压力主要影响的是充填阶段,而保压压力影响的却是冷却阶段。

  8.保压压力

  保压压力的设定是为使树脂在冷却的过程中不致产生回流,且能继续补充因树脂冷却收缩而不足的空间,从而得到 的模具复制效果。保压压力设定过高,易造成毛边、过度充填、浇口附近应力集中等不良现象,保压压力设定过低,又易造成收缩太大、尺寸稳定等现象;应用程式保压压力控制可以适当调整消除这些不良现象。保压压力必须伴随保压切换点及保压时间设定才有效。

  保压影响: (1)一般保压不足时会导致:①凹陷;②气泡;③收缩率增加;④成形品尺寸变小;⑤尺寸的波动性变大;⑥由于熔胶回流导致内层配向。

  (2)过大的保压则会造成:①流道(Sprue)区域的应力;②脱模困难;③外皮层的拉伸应力。

  (3)在保压时间阶段逐次降低保压可:①减少翘曲,降低从浇口到末端的成形品区域的收缩变形;②减少内应力;③减少能源损耗。

  (4)保压切换点不适当可能会造成下列影响:

  保压切换点太慢:①不必要的高压峰;②过度充填(瞬间);③成形品过重;④成形品残留有更高的应力⑤流道(spure)附近由于熔胶回流产生不希望的内部取向;⑥危及模具;⑦在夹模单元有高应力。

  保压切换点太早:①压力低下;②模腔无法完全充填③成形品重量不足;④连续之后的背压被利用来充填;⑤流痕;⑥结合连接线较弱;⑦重量波动;⑧更大的收缩率⑨凹陷。

  在保压切换点的选择是由模腔的短射到更高程度的充填来选择。

  (5)保压时间。保压时间的设定是为控制保压产生干所用的时间,保压时间设定不足将使产品发生尺寸、重量才稳定。但保压时间设定太长,又会影响成形效率。适当的保压时间是维持到浇口凝固的时间即可,同时保压大小与保压时间的适当配合,可使程序式保压控制发挥 大效用。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