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五金网 技术 会员
关于对齿面疲劳点蚀及脱落情况的探究

关于对齿面疲劳点蚀及脱落情况的探究

发布时间:2014-10-27 16:06:01点击率:

技术类别:机械技巧

  受表面形貌的影响由于表面微凸体的存在,使接触区的压力P分布,由椭圆分布变为高次波的压力Pa分布,如所示。每个微凸体上所受的力,随其高度增加,顶峰曲率半径减少而增加,随油膜厚度增加而减少。当两个表面具有理想的纵向粗糙度相接触时,微凸体间能紧密嵌合,微凸体不易失稳,不易形成塑性折叠,故纵向粗糙度的表面比横向粗糙度的表面,具有更高的抗点蚀和剥落的能力。

  为边界润滑条件下,微凸体为理想化等腰三角形的刚体,顶端受到集中正压力Pw和切向力(摩擦力)Pf作用,基体为弹性体。微凸体在Pf力作用下先倾斜角,然后在Pw力作用下塌陷,设弹性支承刚度为k,则微凸体转角为:=2Pfhx2k(1)上式说明与h成正比,表明h大,微凸体越易倒伏而产生折叠,易发生点蚀和剥落。

  滑差率的影响当接触两表面的滑差率越大,摩擦力也越大,微凸体易倒伏,形成折叠,产生裂纹,使表面易产生点蚀和剥落。载荷的影响载荷越大,越易产生点蚀和剥落。用35和40号钢HBS>350一对齿轮,在圆周速度为17.9m/s,切向力为146N/mm试验,点蚀和剥落随循环次数增加而急剧增加,切向力为138N/mm以下时,发生点蚀很少,发展速度非常慢,未到跑合完,点蚀就有停止的趋势,所以设计齿轮时,了解非进展性点蚀的极限负荷是很重要的。设计时,应注意齿面硬度的匹配,一对相啮合的齿轮必须有硬度差,对于斜齿轮传动,由于其啮合的特点,硬度差对提高齿面抗点蚀能力更有突出的效果。工作时硬齿面使软齿面硬度有所提高。一般小齿轮的硬度比大齿轮的硬度高70较合适。硬齿面的硬化层厚度为:=(24)Z0(2)式中:Z0为max作用点离表层深度。在节线附近Z0=0.786b.

  润滑的影响润滑油会使裂纹扩展,加速齿面点蚀和剥落,但总的来说,油膜越厚,表面微凸体相互作用越小,表面抗点蚀和剥落能力也高。据实验,油温越高,油的粘度越小,越易产生点蚀。非进展性极限负荷的范围为油温50时为130146N/mm,20时为250302N/mm,80时为102131N/mm。由此可见,油的粘度不同,极限负荷变化很大。

  点蚀是由于齿面或齿面以下很浅处产生疲劳裂纹,它是点蚀或剥落的必要条件;油进入裂纹后被封住,产生很大油压,使裂纹扩展,它是产生点蚀或剥落的充分条件。点蚀或剥落的形成过程为塑性折叠、裂缝扩展和脆性断裂3个阶段。点蚀发生于被追越的齿根高齿表面上,在节线下23mm处。在极限作用接触应力HP以内为非进展性点蚀,超过HP则会产生破坏性点蚀。点蚀是在表层形成一个蚀坑,坑深一般在100400m左右,直径为12mm.对于软齿面,蚀坑的典型形状多为由二条直线和一条曲线围成的,顶角约为90120的扇形,扇形的顶点为乳头状,指向主动齿轮齿根,在从动齿轮上融坑以不规则的形状较多,个别的也有扇形,但指向齿顶。对于硬齿面除点蚀外,还有大面积成片的剥落,且不规则。裂纹在整个齿面上都发生,点蚀发生的地方裂纹 多。裂纹的方向,在主、从动齿面上方向相反,在一个齿面上,齿顶高齿面与齿根高齿面方向相反。塑性流动方向与裂纹同方向。剥落是先形成点蚀,然后在过高的应力和应力循环次数不多的情况下产生,裂纹彼此相连扩展和 终断裂成为剥落。影响点蚀和剥落的因素,主要有表面形貌、载荷、滑差率及润滑条件。

返 回

塑胶五金网-wap版